自己或親人罹癌是一件令人痛苦萬分的事情,在癌症漸漸的摧殘及折磨逼迫下,往往使得患者及親人都面臨絕望崩潰。尤其癌症病友常因做化療後,副作用導致身體逐漸走下坡,事事都需人幫忙與照護,不僅自身生活品質全無,也連帶影響親人間的生活。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楊成醫師表示,癌友透過事先的基因檢測及標靶治療突變的基因,不僅能延長存活時間,也能降低化療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

癌症期別 治療方式大不同

針對癌症的治療,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不同罹癌期別,有著不一樣的治療方式。李楊成醫師表示,第一與第二期的癌友,因為癌細胞尚未擴散,主要以外科手術切除、化療或電療方式治療;針對癌細胞已經轉移的第三或第四期癌症,就不適合開刀治療,可能會施以化療或局部電療為主,但因為化療會將身體的好細胞跟癌細胞同步殺掉,因此癌末病患通常會受到化療副作用的摧殘,影響其生活品質。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友 建議進行ALK基因檢測

不過,李楊成醫師表示,在肺癌治療上,想避免化療副作用,患者還有其他選擇。因為研究發現致癌基因ALK是促使癌症進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非小細胞肺癌的發展關鍵,建議晚期患者可先進行ALK基因檢測,若發現體內的確有致癌基因存在,醫師用藥的選擇上就會比較精準,高達七到八成能直接抑制體內的突變基因,抑制腫瘤的生長,延長其存活時間。

李楊成醫師接著說,接受基因檢測的優勢除了能幫助醫師在用藥選擇上的精準度外,對於患者也可以免除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李醫師說明,因為化學治療會影響體內的好壞細胞,相對副作用會較為明顯,而治療的成效也必須在化療結束後才得以評估;因此,若病患能事先接受基因檢測,發現體內確切存在ALK這個基因突變,直接針對突變基因做標靶治療,可避免掉嘔吐、掉髮等化療副作用。

臨床統計,台灣100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有8至10人有ALK致癌基因,而目前衛生福利部已通過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李楊成醫師同時也呼籲癌友,癌症有些可以根治,有些則可控制,一定都要以正向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多跟醫師做討論,在醫學日新月異的狀況下,只要及早確認致癌基因,選擇合適的個人化標靶藥物治療,仍然有機會可以有好的生活品質。

轉錄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230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在治療大腸直腸癌,往往還是會擔心治療後是否會復發。大腸直腸癌復發的症狀有時會跟初次診斷時發生的症狀相同,若出現以下症狀,應該及早與醫師商量進一步的檢查1

  1. 血便。
  2. 腸胃道習慣改變,例如:拉肚子或是便秘。
  3. 體重減輕。
  4. 腹痛。
  5. 直腸緊張感。
  6. 嘔吐。
  7. 脹氣。

大腸直腸癌也可能會復發在其他的部分,最常復發的位置是肝臟與肺臟。若是復發在肝臟,會有以下的一些症狀:

  1. 右側的肋骨會有疼痛或是不舒服的感覺。
  2. 失去胃口與體重減輕。
  3. 生病感、昏睡。
  4. 黃疸(出現在皮膚和眼睛)。
  5. 腹部或是腿部水腫。
  6. 若是復發在肺臟,常見的狀況則是呼吸困難或咳嗽、咳出血。

針對大腸直腸癌復發治療,若是區域性的復發,則還是以局部手術為主,但是若癌症已轉移到遠端器官,則以全身性的治療為主2

  治療方式 說明
大腸癌 區域復發為外科手術、術後 輔助性化學治療;遠端復發 以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為主 大腸癌復發是指腫瘤於治療後再出現,可能是僅在區域性,或是影響到遠端器官。若腫瘤復發僅在區域性,則手術(通常搭配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可以讓病人活得較久、甚至治癒。如果腫瘤無法被手術移除,會先以化學治療試試看,若腫瘤縮小可考慮手術。如果腫瘤復發在遠端,且難以手術切除,則常使用化學治療,或是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
直腸癌 區域復發為外科手術、術後 輔助性化學治療;遠端復發 以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為主 直腸癌復發通常在術後2~3年出現。若腫瘤復發僅在區域性,則以手術為考量。 如果腫瘤無法被手術移除,會先以化學治療試試看,若腫瘤縮小可考慮手術。如果腫瘤難以手術切除,則考慮化學治療,或是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

術後的定期追蹤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腫瘤復發,建議病人應該在治療後遵照醫師擬定的追蹤計畫,定期回診,並注意自己身體上的改變,才能在治療上面掌握先機。


參考資料:

  1. Cancer Research UK: Signs of bowel cancer coming back
  2. Adopted from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reatment for colon cancer by stage; Treatment for rectal cancer by stage

轉錄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495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方深毅醫師、林政佑醫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耳鼻喉部

 

黃先生今年六十歲,他在一家石綿瓦工廠擔任領班,負責瓦材切割的業務,一天平均抽兩至三包菸,三餐更是習慣以高粱酒相伴,這樣的生活有三十多年,除了體力不如以往之外,健康狀況還算可以。只是近來兩個月,黃先生發覺自己的講話聲音不對勁,沙啞情形越來越明顯,咳嗽吐出來的痰裡時常夾雜著血絲,不過,他不以為意,一直到五天前,由於咳出血痰的次數增加,以及覺得呼吸不順暢,才由黃太太陪伴前來醫院看病。應診耳鼻喉科醫師問明病史之後,當場幫黃先生做咽喉纖維內視鏡檢查,發現他的右側聲帶長出一顆疑似腫瘤的東西,而且將氣管開口擋住三分之二,在懷疑是喉癌與有呼吸阻塞的危險性之下,建議黃先生住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住院後,採全身麻醉,在喉顯微鏡視野下,作喉部腫瘤切片手術,病理結果顯示是鱗狀細胞癌,頭頸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右頸部深層有三顆疑似淋巴結轉移的腫塊,胸部X光與腹部超音波檢查並未有異常現象,經過一連串深入檢查後,證實黃先生果然得了喉癌。

什麼是喉癌?

對頭頸部腫瘤而言,它包括耳、鼻、咽喉、口腔、唾液腺及頸部的腫瘤,一般可以廣泛的分為良性及惡性腫瘤,而「惡性腫瘤」也有人泛稱為「癌」,常見的像鼻咽癌、副鼻竇癌、舌癌、喉癌、下咽癌等等。有人這樣說過,喉癌是所有頭頸部癌當中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也是最容易治癒的癌,這種說法對發生於喉部聲帶的聲門癌來說是多少有些道理的。

喉癌約佔台灣每年所發生惡性腫瘤的百分之四,大部分發生在男性病人,男女發病比例約為8:1,發病高峰年齡為50-70歲之間,尤其是五、六十歲好抽煙、喝酒的男性。由於喉頭是一個很精細、靈巧的器官,與人體呼吸、發音、吞嚥等重要機能息息相關,所以喉頭的病變常會引起上述機能的障礙。喉癌的臨床症狀,最主要的就是聲音沙啞,其他如喉嚨痛、喝水容易嗆到、咳嗽、體重減輕,甚至吞嚥困難、呼吸困難等等都可能出現。

喉癌的分類

超過90%的喉癌是鱗狀細胞癌,因其病變首發部位的不同分為幾種類型,不同類型在症狀出現方面有明顯的差異,而治療方法與預後也不盡相同。

  • 一、 聲門癌:這一類型喉癌是最為常見的;所謂聲門是包括聲帶與聲帶游離緣至其下方1公分處,由於聲帶缺乏淋巴循環,所以早期經淋巴轉移的機率不超過8 %;早期唯一的症狀是漸進性聲音沙啞,當腫瘤發展至一定體積時,由於呼吸道阻塞,呼吸時會出現喘鳴聲,此外,聲帶由於癌細胞浸潤而可能呈現不同程度的活動障礙,聲帶固定不動常被視為喉癌晚期的指標。腫瘤如不經治療,最終將堵住呼吸道而出現呼吸困難及窒息。
  • 二、 聲門上癌:發病率僅次於聲門癌,佔喉癌約20%;因淋巴循環豐富,而傾向雙側轉移至頸部淋巴結;聲音沙啞出現較晚,初期大多僅以喉嚨不適、有異物感表現,因此症狀通常被忽略,直到晚期才被發現,其他症狀包括喉嚨痛、吞嚥困難等等。
  • 三、 聲門下癌:該類型相當罕見,佔喉癌僅2%以下;早期徵兆往往沒有或僅造成喉部模糊的不適現象,通常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咳血或呼吸困難,一旦腫瘤向上侵犯至聲帶時才會出現聲音沙啞。早期間接喉鏡檢查常常不易發現腫瘤,因此對可疑病患應採行光纖喉鏡檢查。

如何診斷喉癌?

大部分疑似喉癌的病患會直接或經轉介至醫院門診就醫,經醫師詢問相關病史之後,可當場利用間接喉鏡或纖維內視鏡或喉頻閃鏡,評估腫瘤位置、大小與聲帶運動情形;針對高度懷疑的病例,建議採全身麻醉,用喉顯微鏡切片確定診斷,同時必須用支氣管鏡、硬式食道鏡評估其他上呼吸消化道有無腫瘤侵犯,此外,頭頸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等等檢查,可以作為判斷喉癌是否轉移的最佳輔助工具。

喉癌的治療與預後

喉癌的治療關鍵在於確診的早晚,譬如最多見的聲門癌,它早期就出現症狀,而且淋巴轉移甚少,所以放射線治療的效果一般都很好,治癒率幾乎高達百分之九十,不但腫瘤可以緩解,而且治療後不影響正常呼吸、飲食與說話功能,是預後最好的頭頸部癌。然而,其他兩類型喉癌的預後就相對較差,聲門上癌與聲門下癌的典型症狀都出現較晚,尤其是聲門下癌,就診時往往已有頸部淋巴結轉移,對於這些病例就不得不採用手術治療。原則上,喉癌的治療包括:放射線療法、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併用、手術切除、放射治療與手術切除併用等。

  • 一、 放射治療:能讓患者擁有較佳的音聲品質,不需住院,也沒有手術併發症,但缺點是可能出現放射治療後遺症(口乾、味覺低下、吞嚥困難、急性咽喉黏膜炎、骨骼放射性壞死),對復發病灶較難診斷,日後再做手術性搶救時的術後併發症較多。
  • 二、 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併用:這種合併療法是近幾年國內外多家醫學中心努力研究的新療法,目的是希望降低局部放射線的劑量,減低放射治療後遺症的發生比例,以及減少腫瘤遠隔轉移的機率,有些國外文獻認為針對晚期癌,這種合併治療的療效優於單獨使用放射治療。
  • 三、 保守性手術治療:用意是切除腫瘤同時,仍能保持吞嚥、呼吸和說話的功能,而不會影響存活率。主要適用於第一、二期的喉癌病患,同時在術前必須考慮病人是否有中風、嚴重內科疾病、肺功能不佳等問題,當然病人的手術意願與是否願意重新學習吞嚥功能也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除了傳統的經外喉部部分切除手術之外,目前已有多位喉科醫師針對早期且較小的腫瘤,採經口內視鏡雷射切除,不但無外觀疤痕的問題,治療效果也不錯。
  • 四、 全喉切除手術治療:針對晚期喉癌,因癌細胞已擴散至週圍組織與頸部淋巴結,建議應作全喉切除加上頸部淋巴腺廓清術,主要目的是期望能將所有腫瘤加以根除,不能保留喉頭,因此呼吸改由前頸部的永久性氣管造口處進出,說話功能則喪失。

一般來說,聲門癌的五年存活率:第一期90-93 %、第二期 75-85 %、第三期 55-66 %、第四期 34-50 %。

喉癌術後復健

手術治療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語言與吞嚥障礙,需要依賴長時間的復健師指導與自我練習,尤其是全喉切除後的說話問題,一直是專家們的研究重點,譬如食道腹語、氣管食道瘻管、人工喉頭語言輔助器等。食道音是訓練病患把空氣嚥至胃內,而後利用腹壓把空氣排出,經過食道入口與口腔之後發出聲音;也有人在手術時把氣管及食道相鄰的管壁上割開一個裂口,置入可由氣管單向通往食道的導管,日後發音時用手指按住氣管造口處,迫使氣流經過導管自食道排出而發出聲音;此外還有機械人工喉與電聲喉,前者原理是藉由氣管造口處的用力呼氣,讓氣流震動簧片發音,接著通過外在管道將聲音導入口腔,後者原理是一個電聲轉換裝置,發出頻率固定的聲音,而後將電聲喉壓在下頜附近,聲音就可以傳入咽腔,在經口鼻腔共鳴而形成語言。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喉癌的預防關鍵在於戒菸酒,異於平常的沙啞聲音正是早期發覺病症的依據,假如聲音改變數周,在充分禁聲休息的情況下,仍不能恢復甚至持續嚴重者,特別是長期抽菸喝酒的中年男性,建議應儘早請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如能把握「早期診斷,及早治療」的基本準則,預後一般都不錯,雖然對於某些晚期的病患治療後說話比較不方便,但依舊可以和其他人一樣生活得很好,有些也能在個人的工作崗位上正常工作著,這對從事醫療工作的我們而言,可說是最大的鼓舞,也是我們持續在努力追求的目標。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腔泛指上下唇、頰黏膜、上下齒(牙)齦、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部、硬顎、舌前三分之二等部位。口腔癌絕大部分是由於上述這些部位的黏膜表皮細胞惡化後形成的惡性腫瘤,少部分則是由小唾液腺體惡化而所形成的腺癌。臺灣地區的口腔癌則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且其發生常和「香、檳、酒」(即抽香菸、嚼檳榔及喝酒)息息相關,約九成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男性罹患率更是女性的10倍以上,相差非常懸殊。口腔癌從民國80年起首次進入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中,且在民國84年首度超越鼻咽癌成為國人最常見之頭頸部癌病。根據國健署民國102年的統計,口腔癌排名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它也是我國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了10年以上。因此,口腔癌不僅嚴重威脅癌友健康,更可能造成到許多家庭或產業有形或無形的損失。

症狀

口腔癌的發生大都歷經一段很長時間的醞釀刺激,起初只是細胞的慢性發炎,時間久了細胞會變性產生纖維化及粘膜表層形成白斑或紅斑,最後才演變成癌症。「白斑」或「紅斑」乃「癌前期病變」,有白斑的人日後約有2~3%的機率可能會轉變成口腔癌,而紅斑症更有高達65%的癌變機會。口腔癌的症狀主要為口腔內出現紅色或白色斑塊、潰瘍、硬塊、或伴有頸部淋巴腫大,由於症狀初期不一定有疼痛或出血的情形,反而易使人輕忽,造成延遲就醫。隨著腫瘤變大並侵犯到深部肌肉、血管、神經、顎面骨、鼻竇、鼻腔時,則陸續會有麻木、疼痛感、張口、吞嚥或說話困難、甚至流血、牙齒鬆動、鼻塞、痰或唾液中帶血、臉頰皮膚穿孔等晚期病症產生。因此只要發現口腔內出現不尋常的紅斑、白斑、或超過兩週以上不易癒合的潰瘍或不明腫塊等,便應盡早尋求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醫師確診。

診斷

除了由醫師肉眼及手觸摸口腔病變之外,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便是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切片結果可以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組織切片檢查並不會造成腫瘤的擴散或惡化。如果拒絕切片,卻因惡性病變不斷長大反而延誤診斷,則日後病患必須接受更大範圍或更具傷害性的治療,甚至失去治癒的機會,殊為可惜。
一旦切片證實為口腔癌,為能明確了解腫瘤侵犯範圍,患者尚需接受顎骨X光、頭頸部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攝影;由於部份中晚期患者將來有可能轉移到肺臟、肝臟或骨骼等部位,因此針對這類患者在治療前,醫師還會另安排胸部X光、全身骨骼核子醫學掃描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甚至全身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等以徹底評估腫瘤侵犯程度並做為決定治療方式及評估癌病預後之參考。

治療

口腔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藥物治療為主流。早期口腔癌原則上以手術切除為主,除非病患因年齡或心肺疾病導致麻醉風險高或因患者顧慮手術造成外觀或功能障礙,則可考慮單獨使用放射線治療。
針對尚未發生遠處器官轉移的中晚期患者,亦仍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若手術後的病理檢驗發現有下列高危險復發因子: (1) 原發腫瘤直徑大於4公分,(2) 癌細胞已侵犯其他鄰近組織(如下巴骨、顏面皮膚),(3) 腫瘤侵犯神經或小淋巴血管,(4)2顆以上的淋巴結轉移,(5) 任一淋巴結的外膜受到侵犯,(6) 手術切除邊緣不乾淨仍有殘存的癌細胞等情形,醫師會建議在手術後另給予輔助性的放射線治療或合併化學治療。
但若腫瘤侵犯的範圍實在太廣太深而不適合做根除手術,或病患經醫師評估手術麻醉風險高不適合手術者,則以放射合併化學治療為主。至於標靶治療、免疫療法、基因療法,或其他生物調飾製劑療法等尚未成熟,仍屬研究階段。

預後

口腔曝露於外,因此口腔癌較容易直接被發現,也有利於早期診斷,只要在早期(第一、二期)接受適當的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若是延到第三、四期才治療,則治癒的機會將降至百分之五十,甚至低於三十以下。

口腔癌的復發大都發生在治療後半年到三年內,其中有80%出現在局部或頸部,20%會發生遠處轉移。因此,口腔癌在治療後應密集追蹤複查,第一年內可每1-3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二年每2-4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三年每3-6個月一次,第四、五年以後可以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醫師除觀察及處理治療後的副作用外,會定期安排檢查以便及早偵測是否有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甚至第二原發癌病(常見於口腔其他部位、食道或肺臟等器官)的可能性。

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癌症是一種多重因素相關的疾病,其中外來的致癌物質在口腔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香、檳、酒」三大危險因素外,其他如口腔衛生不佳、長期化學或熱燙刺激飲食、歪斜的牙齒或不適合的假牙等亦都可能有關。

常有民眾誤以為檳榔子不會致癌,但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所設立的國際癌症究院(IARC)就明確地將檳榔子列為人類的第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光嚼檳榔就有致癌可能。國內也有研究指出因為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該習慣者的28倍,若嚼檳榔又吸菸,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到89倍,如果同時有「香、檳、酒」三種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更比完全沒有這些習慣的人高出123倍。由此可見,國人若遠離「香、檳、酒」三大危險因子則口腔癌威脅必大幅減少。

國民健康署分析85-89年男性口腔癌患者及非口腔癌之癌症患者並追蹤至99年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情形,發現口腔癌患者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風險是一般民眾的3.8倍,其他癌症病人(非口腔癌患者)罹患第二原發癌的風險則是一般民眾的1.6倍。這與口腔癌患者本身具有多重危險因子群聚有關。 而男性口腔癌患者續發的第二種癌症,仍以口腔癌佔最多(58.6%),其次為食道癌(7.6%)、肺癌(7%)、喉癌(6.1%)及肝癌(4.6%)等。至於非口腔癌之男性癌症病人最常發生的第2個原發癌症是大腸癌、肺癌、肝癌。以男性口腔癌病人與其他男性癌症病人相比,男性口腔癌病人之後發生續發性口腔癌、食道癌的風險各為其他男性癌症患者的13.6倍及5.6倍。因此,對於已罹患口腔癌的病人而言更應避免再接觸致癌物並定期接受相關檢查以便早期偵測是否有復發或續發第二癌之跡象。

結論

政府近年來全面推動「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大腸癌」四大癌症篩檢已見成效,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含原位癌) 2009-2011年的資料顯示經由篩檢發現的個案,以早期癌病所佔比率較高,其中經口腔粘膜篩檢發現早期口腔癌(0-1期,含癌前病變) 的陽性個案高達六成,而非經由篩檢發現的口腔癌中僅三成屬早期,這樣的結果令人鼓舞,證實口腔粘膜篩檢的重要性,只要能早期發現癌病,不僅初期口腔癌治癒率高達八成且治療的副作用較少,對外觀、說話或吞嚥等功能損害相對也輕,將來患者回歸正常生活也較不成問題。最後我們要呼籲:口腔癌最佳預防之道在於戒菸、戒檳、少酒,養成運動習慣、多吃蔬果,更不可輕忽口腔內部發出的警訊,而三十歲以上(原住民十八歲以上) 有抽菸或嚼檳習慣者,不論男女每兩年都應接受免費口腔粘膜篩檢,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獲得最佳治癒機會。

─《口腔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1.我有吃檳榔或嚼菸葉的習慣?
2.我有抽菸和喝酒的習慣?
3.我的是否有牙齒或假牙會刺激您的舌尖、臉頰或牙齦?
4.我的唇、舌頭、雙頰、牙齦是否有潰爛或白斑持續一個月?
5.我的口腔有不痛或不易癒合的潰瘍
6.我曾是口腔癌患者?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鼻咽乃一位於鼻腔最後端之小空腔,它的上方為鼻竇的一部份,稱之為蝶竇,下方為口咽部,後方則為第一頸椎,而鼻咽兩側有耳咽管的咽部開口(即連接中耳與咽部的管道),因此鼻咽腔是耳、鼻、咽喉相連的唯一通道。鼻咽腔並不大,最寬處約略3.5公分,在此處黏膜表層發生的惡性腫瘤,我們稱為鼻咽癌。鼻咽癌在歐美國家極為少見,即便是亞洲的日韓及大陸長江以北各省份,也都沒有像南方華人地區常見。中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香港及新加坡這些地區是全球最好發的地帶。台灣一年約有1500人罹患鼻咽癌,以男性居多,約為女性3倍,依衛生福利部統計,它是民國100年台灣地區男性癌症第十大殺手,是僅次口腔癌的男性第二常見的頭頸部癌。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60歲年齡層居多,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

它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除了前面所說的種族、地區及性別因素外,遺傳因子也可能相關,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遠高於一般人。而環境因子如鹽漬或煙燻的食物、燒香或抽菸等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香港的研究指出他們過去在嬰兒斷奶吃的鹹魚,其製作過程中因未掏出內臟,以致容易衍生致癌性的亞硝酸鹽化合物有關。至於EB病毒方面,雖然許多學者高度懷疑EB病毒即鼻咽癌的致病原,也發現EB病毒的產物能影響許多癌化路逕,但幾乎每個台灣人都很早就感染過,身上也可能潛伏一些EB病毒,為什麼僅少數人會得鼻咽癌?因此EB病毒與鼻咽癌之因果關係仍不十分明朗。

症狀

鼻咽癌的症狀大致可分下列六大類:

  • (1) 頸部淋巴腫大: 鼻咽處有非常豐富的淋巴循環管道,因此頸部淋巴腫塊成為最常出現的症狀之一,約有三至四成的患者是以頸部淋巴轉移為初發症狀,而在病患確診並經影像檢查判定頸部淋巴轉移的機率更高達八成以上。必須注意的是鼻咽癌的頸部淋巴轉移剛開始大都沒有痛感,因此也不易被察覺,之後即使被摸到,病患常不在意,甚至服用抗生素或中草藥都可能使之暫時縮小,造成有些病患延遲就診,等到頸部腫大非常明顯才就醫,療效大打折扣。
     
  • (2) 鼻部或口部的出血: 鼻咽癌也有頗多細小血管,所以鼻部或口部的出血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尤其當鼻咽癌表面發生潰瘍時,通常病患會於早晨第一口痰中帶有血絲,偶而伴有輕度鼻出血或鼻涕帶血絲,但少有以大量鼻出血的方式表現。
     
  • (3)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則類似鼻炎或鼻竇炎的臨床表現,如鼻塞、膿鼻涕、惡臭分泌物、鼻涕倒流、鼻音過重、嗅覺減低等,主要是由於鼻咽腫瘤堵塞鼻孔、鼻腔或因腫瘤潰爛而產生。
     
  • (4) 耳部症狀: 耳部症狀則以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為主,主要是因耳咽管功能受到腫瘤壓迫或直接侵犯而產生相應症狀。
     
  • (5) 頭痛: 當鼻咽癌腫瘤往上方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頭顱骨時,就會造成頭痛現象,尤其常發生於單側的頭痛。
     
  • (6) 神經症狀: 嚴重的鼻咽癌除向上直接破壞顱骨外,也可經顱骨的裂隙或孔洞鑽入腦內,進而壓迫腦神經產生症狀。例如壓迫第五對顱神經會出現臉部麻木感,第六對顱神經受侵犯則出現複視,第十二對顱神經受影響則舌頭不靈活或麻痺萎縮,影響說話或吞嚥功能。除顱神經外,脊髓神經、自主神經等也都有可能被侵犯。

由於鼻咽位於頭頸部深處,要早期發現鼻咽癌確實不容易,再加上其症狀多樣化也不具特殊性,因此大多數病人診斷時,腫瘤已是第三、四期。唯一的辦法是提高警覺,多注意自己五官功能的變化,一旦上述的症狀兩三週未消失或反覆發作就應盡早尋求耳鼻喉科醫師診查。

診斷

鼻咽癌的診斷主要靠耳鼻喉科醫師用反射鏡檢查或鼻咽內視鏡檢查合併鼻咽部切片。有時候轉移到頸部的淋巴腺已很大,但原發部位仍很小,因此初次鼻咽切片結果仍未找到腫瘤,少部份病患可能因此需要兩次以上的切片才證實有惡性腫瘤。

放射線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對於決定腫瘤大小、侵犯範圍十分重要。其他如肺部X光檢查、肝臟超音波及骨骼核子醫學或正子電腦斷層等,除有助於治療前臨床分期的判斷外,對於療效的評估及追蹤複查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治療

由於鼻咽癌原發位置鄰近顱底及顏面重要器官及血管,因此手術完全切除且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幾乎不可能,再加上鼻咽癌多為未分化的細胞,雖然非常容易發生頸部淋巴轉移,但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還不錯,因此放射線治療就成為鼻咽癌治療的主力。二三十年前常用的鈷六十治療機早已被淘汰,目前我們大都以直線加速器或螺旋斷層放療儀並結合用現代化強度調控或影像導引科技,精準地利用高能量X光來治療腫瘤。目前第一期鼻咽癌的治療可單獨採用放射治療,但中晚期(即第二期、第三、及未發生遠處轉移的第四期)就需要併用化學及放射治療。針對已發生遠處轉移 (常見骨、肝、肺等部位) 者,則以化學治療為優先,之後再視情況於鼻咽及頸部給予放射治療。

預後

第一期的鼻咽癌單用放射治療有九成以上的治癒率,而中晚期尚未轉移者,經放射治療合併化療後仍有高達六至八成的成功率。拜醫學進步之賜,使得鼻咽癌的五年整體存活率由過去的50-60%,大幅提升至75%左右。

過去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部位以鼻咽或頸部復發為主,然而現代化放射治療併用化學治療已能明顯改善鼻咽腫瘤及頸部淋巴轉移的控制率,因此遠處器官轉移反而成為治療失敗最主要的部位。而不論是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有八成於治療後三年內發生,因此,治療後的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若為局部復發則仍可接受內視鏡手術或再次放射治療,仍有半數以上患者獲得根治的機會。

高危險因子的預防

雖然前面已說過遺傳、EB病毒感染以及環境因素等可能與鼻咽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目前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實際可行的方法找出高危險的人,但若近親有鼻咽癌患者,則建議40歲後可考慮定期做耳鼻喉科檢查。當然青壯年,尤其是男性,若發生頸部淋巴腺腫大,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都應儘快就診。現代化放射線或合併化學治療也已大幅改善治癒率並降低如口乾、腦部壞死及牙關緊閉等併發症。

《鼻咽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喜歡煙燻的食物或鹹魚?    
家族中有鼻咽癌之患者?    
無痛性頸部淋巴腫塊?    
成年人有單側中耳炎或聲音悶塞感超過兩週?    
原因不明之鼻出血、早晨第一口痰中帶血、鼻塞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