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癌症協會相關文章 (11)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郭女士 西元1932年生 女
大腸癌第3期

我是從糞便潛血篩檢檢查出大腸癌的。

過去腸胃沒有很好,在一次陪妹妹看眼睛同時,找腸胃科醫師排超音波檢查。醫師很好心地詢問:「妳有做過糞便檢查嗎?」『沒有』「那下次回診一起把糞便帶來。」因為我沒做過,那就順『便』吧。

無心插柳,檢查出三期大腸癌

因為身體都沒有什麼症狀,回診看報告醫生告訴我「糞便潛血反應是2價」時,感到非常驚訝!後來轉到台大醫院,於2012年1月開刀,切除了15公分的大腸。

手術後,想到罹患大腸癌末期的妹妹,接受治療也不過延長幾個月的生命,讓我對手術結果感到很緊張,「如果是第四期,我就不要治療了。」我這樣告訴女兒。三天後報告出來,確定是大腸癌第三期,我還是一點也不想接受治療。治療過程很辛苦,接受治療也只是延長一點時間;但現在的醫師真的很有愛心,苦口婆心地告訴我,現在第三期腸癌可以治好的很多,要我放心、並鼓勵我接受治療。所以我被說服了…

開始為期半年的口服化學治療

我做的化療不是打點滴,而是口服化療藥-截瘤達。吃藥前,醫師依據我的身高體重來決定藥物的量,因為我的體型小劑量可以少一點,一天就吃5顆,早上2顆、晚上吃3顆,共吃半年、12次療程。

平時我就滿排斥吃藥,截瘤達很大顆、非常不好吞,吃起來格外辛苦。化療剛開始身體還沒有特別感覺,直到第三、第四個月時,吃藥變得很辛苦,畢竟還是在吃化療藥物,好細胞、壞細胞一起殺,就和打針化療一樣,沒什麼食慾、吃了還會吐。

有幾次真的很不舒服的時候,只好跟醫師商量可否多休息幾週,等舒服一點再開始吃藥。醫師評估後欣然同意,多一點的休息也讓自己多一點力氣可繼續對抗病魔。

熬過化療不適 邁入穩定追蹤

化療藥物有一個讓我受不了的副作用就是手足症,那時候人變瘦了,手腳皮膚變色,手指甲也都黑黑的,對自己的樣貌感到不適應,許多街坊鄰居都認不出我,我也變得不喜歡出門。

因為吃化療藥,以前容易便秘的體質變成瀉肚子的體質,每次吃藥都很容易拉肚子。印象最深就是有次要回診,出門走到一半突然肚子絞痛地很厲害,非常不舒服,最後只好搭車回家。有了這次經驗,我媳婦趕緊去買紙尿褲給我穿,讓我能安心出門就醫。

除了開刀時有住院外,開始化療就沒住院。口服化療期間吃兩個星期截瘤達、休息一個星期,每個月至少要到醫院報到一次,繼續領化療藥及抽血檢查。直到2012年7月療程終於結束,醫師說可以不用再治療了,當下我真的好高興,現在就三個月追蹤一次,抽血、照X光、超音波或電腦斷層。

飲食、生活作息改變

因為生病,家人的飲食也都改變。現在比較少吃肉,煮菜調味也都儘量清淡,吃魚都用蒸煮的方式。只要營養顧好,吃得清淡不只對我、對家人也都有幫助。

自從生病後,因為身體的不舒服與不方便,曾有一段時間都關在家裡。現在我能走出來是覺得在家裡實在太無聊,白天一個人在家會感覺很寂寞,現在復原得很好,生活也開始規律。現在每天一定會去國小操場健走,白天有空也會到癌症希望基金會上課、參加活動,認識新朋友。

有家族史,鼓勵姐妹朋友做糞便前血檢查

我是家中的老三,上有兩位姐姐下有四位妹妹。姐妹中的老五和我一樣有便秘的狀況,每次我們都會互通有無,吃了什麼的東西會改善症狀,彼此就會介紹,結果在我之前老五先罹患大腸癌,且診斷的時候已經第四期,很快就離開了。她平時很健康,健康檢查也都沒事,唉,她運氣不好,大腸癌長在橫結腸,比較裡面也不容易發現,所以她離開的時候大家都想不到。

現在我會鼓勵姐妹去做糞便潛血檢查,如果確診也不要慌張,現在藥物很多也很好,我覺得,病人能做得就是按時吃藥,注意飲食運動,身心放空,其他的就交給醫生吧!

文章摘錄:https://www.ecancer.org.tw/DynamicContent.aspx?unitID=10141&contentID=106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年1月20日/健康醫療網/郭庚儒


許多女性都有貧血,月經前後感覺頭暈、無力更是常見現象;不過,4、50歲婦女若是停經後,卻突然有貧血,小心可能是大腸癌上身。醫師指出,大腸癌早期症狀有慢性出血,容易造成貧血,千萬要特別留意。
 
大腸癌發生率高
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尤其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有症狀時,就醫檢查已進入晚期,高居癌症死因第三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血液腫瘤科主任林哲斌指出,大腸癌的徵兆除了腹痛、血便、裡急後重、體重減輕,其實貧血也很常見。
 
大腸癌會慢性出血
林哲斌強調,大腸癌會造成腸道慢性出血,當大腸息肉形成到轉化為惡性腫瘤的期間,可能發生潛在性的大腸出血,經過經年累月的慢性出血,就可能引發缺鐵性貧血;尤其腫瘤長在右大腸,更容易有慢性出血的現象。
 
莫名貧血要留意
林哲斌表示,女性在月經期會失血,長期失血會造成鐵質缺乏,鐵質是構成紅血球內血紅素的主要成分,停經前女性有輕微貧血是很常見現象;若男性、停經後婦女有貧血的症狀發生,最好就醫檢查找出原因。

文章摘錄:https://www.ecancer.org.tw/DynamicContent.aspx?unitID=10137&contentID=383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醫院對於大腸癌患者症狀,以往可能會為切除腫瘤而犧牲肛門,改由人工肛門,生活相當不便。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去年7月引進「經肛門微創手術」,手術費由健保給付,相較傳統手術可更精確進行手術,患者無需剖腹開刀,更能保留肛門並有正常排便功能,已有5位患者經由該手術康復出院。

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是全國10大癌症第1名,死亡率更位居全國第3,讓許多人聞之色變;但「早發現早治療」可大幅提高治癒機會,經肛門微創手術後,更不會有生活機能不便的問題。

台大雲林分院表示,41歲婦人因排便不順、腹瀉甚至有血便,到醫院做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內有2公分腫瘤,經外科部建議進行經肛門微創手術,將腫瘤切除,婦人6天後出院,目前排氣狀況良好,括約肌也無損傷,恢復相當良好。

外科醫師廖御佐說,有些民眾覺得排便出血可能是痔瘡,輕忽病症嚴重性,民眾若有解便不乾淨、排便習慣改變或下腹悶痛等症狀,應盡速就醫尋求專業醫師診療,該婦人就是自覺排便困難,就醫後發現直腸內有腫瘤,接受經肛門微創手術恢復健康。

該院經肛門微創手術目前已有5件成功案例,患者若採取根除性手術,可能需剖腹開刀,部分患者更會引發腹膜炎等併發症,並且需犧牲肛門,永久或暫時性使用人工肛門,生活機能不便,對心理也會造成負擔。

廖御佐表示,經肛門微創手術雖能降低手術風險,並保留肛門功能,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適合微創手術,其適用於早期低位直腸癌症、直腸良性腫瘤或肛門良性疾病等,手術費由健保給付,民眾只須負擔1萬8700元器材費。

文章摘錄:https://www.ecancer.org.tw/DynamicContent.aspx?unitID=10137&contentID=458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或親人罹癌是一件令人痛苦萬分的事情,在癌症漸漸的摧殘及折磨逼迫下,往往使得患者及親人都面臨絕望崩潰。尤其癌症病友常因做化療後,副作用導致身體逐漸走下坡,事事都需人幫忙與照護,不僅自身生活品質全無,也連帶影響親人間的生活。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楊成醫師表示,癌友透過事先的基因檢測及標靶治療突變的基因,不僅能延長存活時間,也能降低化療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

癌症期別 治療方式大不同

針對癌症的治療,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不同罹癌期別,有著不一樣的治療方式。李楊成醫師表示,第一與第二期的癌友,因為癌細胞尚未擴散,主要以外科手術切除、化療或電療方式治療;針對癌細胞已經轉移的第三或第四期癌症,就不適合開刀治療,可能會施以化療或局部電療為主,但因為化療會將身體的好細胞跟癌細胞同步殺掉,因此癌末病患通常會受到化療副作用的摧殘,影響其生活品質。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友 建議進行ALK基因檢測

不過,李楊成醫師表示,在肺癌治療上,想避免化療副作用,患者還有其他選擇。因為研究發現致癌基因ALK是促使癌症進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非小細胞肺癌的發展關鍵,建議晚期患者可先進行ALK基因檢測,若發現體內的確有致癌基因存在,醫師用藥的選擇上就會比較精準,高達七到八成能直接抑制體內的突變基因,抑制腫瘤的生長,延長其存活時間。

李楊成醫師接著說,接受基因檢測的優勢除了能幫助醫師在用藥選擇上的精準度外,對於患者也可以免除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李醫師說明,因為化學治療會影響體內的好壞細胞,相對副作用會較為明顯,而治療的成效也必須在化療結束後才得以評估;因此,若病患能事先接受基因檢測,發現體內確切存在ALK這個基因突變,直接針對突變基因做標靶治療,可避免掉嘔吐、掉髮等化療副作用。

臨床統計,台灣100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有8至10人有ALK致癌基因,而目前衛生福利部已通過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李楊成醫師同時也呼籲癌友,癌症有些可以根治,有些則可控制,一定都要以正向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多跟醫師做討論,在醫學日新月異的狀況下,只要及早確認致癌基因,選擇合適的個人化標靶藥物治療,仍然有機會可以有好的生活品質。

文章來源: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230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或親人罹癌是一件令人痛苦萬分的事情,在癌症漸漸的摧殘及折磨逼迫下,往往使得患者及親人都面臨絕望崩潰。尤其癌症病友常因做化療後,副作用導致身體逐漸走下坡,事事都需人幫忙與照護,不僅自身生活品質全無,也連帶影響親人間的生活。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楊成醫師表示,癌友透過事先的基因檢測及標靶治療突變的基因,不僅能延長存活時間,也能降低化療副作用,提高生活品質。

癌症期別 治療方式大不同

針對癌症的治療,絕大多數人都知道不同罹癌期別,有著不一樣的治療方式。李楊成醫師表示,第一與第二期的癌友,因為癌細胞尚未擴散,主要以外科手術切除、化療或電療方式治療;針對癌細胞已經轉移的第三或第四期癌症,就不適合開刀治療,可能會施以化療或局部電療為主,但因為化療會將身體的好細胞跟癌細胞同步殺掉,因此癌末病患通常會受到化療副作用的摧殘,影響其生活品質。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友 建議進行ALK基因檢測

不過,李楊成醫師表示,在肺癌治療上,想避免化療副作用,患者還有其他選擇。因為研究發現致癌基因ALK是促使癌症進展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非小細胞肺癌的發展關鍵,建議晚期患者可先進行ALK基因檢測,若發現體內的確有致癌基因存在,醫師用藥的選擇上就會比較精準,高達七到八成能直接抑制體內的突變基因,抑制腫瘤的生長,延長其存活時間。

李楊成醫師接著說,接受基因檢測的優勢除了能幫助醫師在用藥選擇上的精準度外,對於患者也可以免除化療帶來的副作用。李醫師說明,因為化學治療會影響體內的好壞細胞,相對副作用會較為明顯,而治療的成效也必須在化療結束後才得以評估;因此,若病患能事先接受基因檢測,發現體內確切存在ALK這個基因突變,直接針對突變基因做標靶治療,可避免掉嘔吐、掉髮等化療副作用。

臨床統計,台灣100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約有8至10人有ALK致癌基因,而目前衛生福利部已通過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標靶藥物;李楊成醫師同時也呼籲癌友,癌症有些可以根治,有些則可控制,一定都要以正向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多跟醫師做討論,在醫學日新月異的狀況下,只要及早確認致癌基因,選擇合適的個人化標靶藥物治療,仍然有機會可以有好的生活品質。

轉錄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230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許多人在治療大腸直腸癌,往往還是會擔心治療後是否會復發。大腸直腸癌復發的症狀有時會跟初次診斷時發生的症狀相同,若出現以下症狀,應該及早與醫師商量進一步的檢查1

  1. 血便。
  2. 腸胃道習慣改變,例如:拉肚子或是便秘。
  3. 體重減輕。
  4. 腹痛。
  5. 直腸緊張感。
  6. 嘔吐。
  7. 脹氣。

大腸直腸癌也可能會復發在其他的部分,最常復發的位置是肝臟與肺臟。若是復發在肝臟,會有以下的一些症狀:

  1. 右側的肋骨會有疼痛或是不舒服的感覺。
  2. 失去胃口與體重減輕。
  3. 生病感、昏睡。
  4. 黃疸(出現在皮膚和眼睛)。
  5. 腹部或是腿部水腫。
  6. 若是復發在肺臟,常見的狀況則是呼吸困難或咳嗽、咳出血。

針對大腸直腸癌復發治療,若是區域性的復發,則還是以局部手術為主,但是若癌症已轉移到遠端器官,則以全身性的治療為主2

  治療方式 說明
大腸癌 區域復發為外科手術、術後 輔助性化學治療;遠端復發 以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為主 大腸癌復發是指腫瘤於治療後再出現,可能是僅在區域性,或是影響到遠端器官。若腫瘤復發僅在區域性,則手術(通常搭配術後輔助性化學治療)可以讓病人活得較久、甚至治癒。如果腫瘤無法被手術移除,會先以化學治療試試看,若腫瘤縮小可考慮手術。如果腫瘤復發在遠端,且難以手術切除,則常使用化學治療,或是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
直腸癌 區域復發為外科手術、術後 輔助性化學治療;遠端復發 以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為主 直腸癌復發通常在術後2~3年出現。若腫瘤復發僅在區域性,則以手術為考量。 如果腫瘤無法被手術移除,會先以化學治療試試看,若腫瘤縮小可考慮手術。如果腫瘤難以手術切除,則考慮化學治療,或是化療搭配標靶藥物治療。

術後的定期追蹤檢查,有助於及早發現腫瘤復發,建議病人應該在治療後遵照醫師擬定的追蹤計畫,定期回診,並注意自己身體上的改變,才能在治療上面掌握先機。


參考資料:

  1. Cancer Research UK: Signs of bowel cancer coming back
  2. Adopted from American Cancer Society: Treatment for colon cancer by stage; Treatment for rectal cancer by stage

轉錄自-http://www.canceraway.org.tw/page.asp?IDno=2495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方深毅醫師、林政佑醫師/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耳鼻喉部

 

黃先生今年六十歲,他在一家石綿瓦工廠擔任領班,負責瓦材切割的業務,一天平均抽兩至三包菸,三餐更是習慣以高粱酒相伴,這樣的生活有三十多年,除了體力不如以往之外,健康狀況還算可以。只是近來兩個月,黃先生發覺自己的講話聲音不對勁,沙啞情形越來越明顯,咳嗽吐出來的痰裡時常夾雜著血絲,不過,他不以為意,一直到五天前,由於咳出血痰的次數增加,以及覺得呼吸不順暢,才由黃太太陪伴前來醫院看病。應診耳鼻喉科醫師問明病史之後,當場幫黃先生做咽喉纖維內視鏡檢查,發現他的右側聲帶長出一顆疑似腫瘤的東西,而且將氣管開口擋住三分之二,在懷疑是喉癌與有呼吸阻塞的危險性之下,建議黃先生住院接受進一步的檢查。住院後,採全身麻醉,在喉顯微鏡視野下,作喉部腫瘤切片手術,病理結果顯示是鱗狀細胞癌,頭頸部電腦斷層掃描檢查發現右頸部深層有三顆疑似淋巴結轉移的腫塊,胸部X光與腹部超音波檢查並未有異常現象,經過一連串深入檢查後,證實黃先生果然得了喉癌。

什麼是喉癌?

對頭頸部腫瘤而言,它包括耳、鼻、咽喉、口腔、唾液腺及頸部的腫瘤,一般可以廣泛的分為良性及惡性腫瘤,而「惡性腫瘤」也有人泛稱為「癌」,常見的像鼻咽癌、副鼻竇癌、舌癌、喉癌、下咽癌等等。有人這樣說過,喉癌是所有頭頸部癌當中最容易早期發現的癌,也是最容易治癒的癌,這種說法對發生於喉部聲帶的聲門癌來說是多少有些道理的。

喉癌約佔台灣每年所發生惡性腫瘤的百分之四,大部分發生在男性病人,男女發病比例約為8:1,發病高峰年齡為50-70歲之間,尤其是五、六十歲好抽煙、喝酒的男性。由於喉頭是一個很精細、靈巧的器官,與人體呼吸、發音、吞嚥等重要機能息息相關,所以喉頭的病變常會引起上述機能的障礙。喉癌的臨床症狀,最主要的就是聲音沙啞,其他如喉嚨痛、喝水容易嗆到、咳嗽、體重減輕,甚至吞嚥困難、呼吸困難等等都可能出現。

喉癌的分類

超過90%的喉癌是鱗狀細胞癌,因其病變首發部位的不同分為幾種類型,不同類型在症狀出現方面有明顯的差異,而治療方法與預後也不盡相同。

  • 一、 聲門癌:這一類型喉癌是最為常見的;所謂聲門是包括聲帶與聲帶游離緣至其下方1公分處,由於聲帶缺乏淋巴循環,所以早期經淋巴轉移的機率不超過8 %;早期唯一的症狀是漸進性聲音沙啞,當腫瘤發展至一定體積時,由於呼吸道阻塞,呼吸時會出現喘鳴聲,此外,聲帶由於癌細胞浸潤而可能呈現不同程度的活動障礙,聲帶固定不動常被視為喉癌晚期的指標。腫瘤如不經治療,最終將堵住呼吸道而出現呼吸困難及窒息。
  • 二、 聲門上癌:發病率僅次於聲門癌,佔喉癌約20%;因淋巴循環豐富,而傾向雙側轉移至頸部淋巴結;聲音沙啞出現較晚,初期大多僅以喉嚨不適、有異物感表現,因此症狀通常被忽略,直到晚期才被發現,其他症狀包括喉嚨痛、吞嚥困難等等。
  • 三、 聲門下癌:該類型相當罕見,佔喉癌僅2%以下;早期徵兆往往沒有或僅造成喉部模糊的不適現象,通常最先出現的症狀是咳血或呼吸困難,一旦腫瘤向上侵犯至聲帶時才會出現聲音沙啞。早期間接喉鏡檢查常常不易發現腫瘤,因此對可疑病患應採行光纖喉鏡檢查。

如何診斷喉癌?

大部分疑似喉癌的病患會直接或經轉介至醫院門診就醫,經醫師詢問相關病史之後,可當場利用間接喉鏡或纖維內視鏡或喉頻閃鏡,評估腫瘤位置、大小與聲帶運動情形;針對高度懷疑的病例,建議採全身麻醉,用喉顯微鏡切片確定診斷,同時必須用支氣管鏡、硬式食道鏡評估其他上呼吸消化道有無腫瘤侵犯,此外,頭頸部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等等檢查,可以作為判斷喉癌是否轉移的最佳輔助工具。

喉癌的治療與預後

喉癌的治療關鍵在於確診的早晚,譬如最多見的聲門癌,它早期就出現症狀,而且淋巴轉移甚少,所以放射線治療的效果一般都很好,治癒率幾乎高達百分之九十,不但腫瘤可以緩解,而且治療後不影響正常呼吸、飲食與說話功能,是預後最好的頭頸部癌。然而,其他兩類型喉癌的預後就相對較差,聲門上癌與聲門下癌的典型症狀都出現較晚,尤其是聲門下癌,就診時往往已有頸部淋巴結轉移,對於這些病例就不得不採用手術治療。原則上,喉癌的治療包括:放射線療法、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併用、手術切除、放射治療與手術切除併用等。

  • 一、 放射治療:能讓患者擁有較佳的音聲品質,不需住院,也沒有手術併發症,但缺點是可能出現放射治療後遺症(口乾、味覺低下、吞嚥困難、急性咽喉黏膜炎、骨骼放射性壞死),對復發病灶較難診斷,日後再做手術性搶救時的術後併發症較多。
  • 二、 放射治療與化學療法併用:這種合併療法是近幾年國內外多家醫學中心努力研究的新療法,目的是希望降低局部放射線的劑量,減低放射治療後遺症的發生比例,以及減少腫瘤遠隔轉移的機率,有些國外文獻認為針對晚期癌,這種合併治療的療效優於單獨使用放射治療。
  • 三、 保守性手術治療:用意是切除腫瘤同時,仍能保持吞嚥、呼吸和說話的功能,而不會影響存活率。主要適用於第一、二期的喉癌病患,同時在術前必須考慮病人是否有中風、嚴重內科疾病、肺功能不佳等問題,當然病人的手術意願與是否願意重新學習吞嚥功能也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除了傳統的經外喉部部分切除手術之外,目前已有多位喉科醫師針對早期且較小的腫瘤,採經口內視鏡雷射切除,不但無外觀疤痕的問題,治療效果也不錯。
  • 四、 全喉切除手術治療:針對晚期喉癌,因癌細胞已擴散至週圍組織與頸部淋巴結,建議應作全喉切除加上頸部淋巴腺廓清術,主要目的是期望能將所有腫瘤加以根除,不能保留喉頭,因此呼吸改由前頸部的永久性氣管造口處進出,說話功能則喪失。

一般來說,聲門癌的五年存活率:第一期90-93 %、第二期 75-85 %、第三期 55-66 %、第四期 34-50 %。

喉癌術後復健

手術治療不可避免的會帶來不同程度的語言與吞嚥障礙,需要依賴長時間的復健師指導與自我練習,尤其是全喉切除後的說話問題,一直是專家們的研究重點,譬如食道腹語、氣管食道瘻管、人工喉頭語言輔助器等。食道音是訓練病患把空氣嚥至胃內,而後利用腹壓把空氣排出,經過食道入口與口腔之後發出聲音;也有人在手術時把氣管及食道相鄰的管壁上割開一個裂口,置入可由氣管單向通往食道的導管,日後發音時用手指按住氣管造口處,迫使氣流經過導管自食道排出而發出聲音;此外還有機械人工喉與電聲喉,前者原理是藉由氣管造口處的用力呼氣,讓氣流震動簧片發音,接著通過外在管道將聲音導入口腔,後者原理是一個電聲轉換裝置,發出頻率固定的聲音,而後將電聲喉壓在下頜附近,聲音就可以傳入咽腔,在經口鼻腔共鳴而形成語言。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喉癌的預防關鍵在於戒菸酒,異於平常的沙啞聲音正是早期發覺病症的依據,假如聲音改變數周,在充分禁聲休息的情況下,仍不能恢復甚至持續嚴重者,特別是長期抽菸喝酒的中年男性,建議應儘早請耳鼻喉科醫師檢查,如能把握「早期診斷,及早治療」的基本準則,預後一般都不錯,雖然對於某些晚期的病患治療後說話比較不方便,但依舊可以和其他人一樣生活得很好,有些也能在個人的工作崗位上正常工作著,這對從事醫療工作的我們而言,可說是最大的鼓舞,也是我們持續在努力追求的目標。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口腔泛指上下唇、頰黏膜、上下齒(牙)齦、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部、硬顎、舌前三分之二等部位。口腔癌絕大部分是由於上述這些部位的黏膜表皮細胞惡化後形成的惡性腫瘤,少部分則是由小唾液腺體惡化而所形成的腺癌。臺灣地區的口腔癌則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且其發生常和「香、檳、酒」(即抽香菸、嚼檳榔及喝酒)息息相關,約九成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男性罹患率更是女性的10倍以上,相差非常懸殊。口腔癌從民國80年起首次進入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中,且在民國84年首度超越鼻咽癌成為國人最常見之頭頸部癌病。根據國健署民國102年的統計,口腔癌排名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它也是我國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了10年以上。因此,口腔癌不僅嚴重威脅癌友健康,更可能造成到許多家庭或產業有形或無形的損失。

症狀

口腔癌的發生大都歷經一段很長時間的醞釀刺激,起初只是細胞的慢性發炎,時間久了細胞會變性產生纖維化及粘膜表層形成白斑或紅斑,最後才演變成癌症。「白斑」或「紅斑」乃「癌前期病變」,有白斑的人日後約有2~3%的機率可能會轉變成口腔癌,而紅斑症更有高達65%的癌變機會。口腔癌的症狀主要為口腔內出現紅色或白色斑塊、潰瘍、硬塊、或伴有頸部淋巴腫大,由於症狀初期不一定有疼痛或出血的情形,反而易使人輕忽,造成延遲就醫。隨著腫瘤變大並侵犯到深部肌肉、血管、神經、顎面骨、鼻竇、鼻腔時,則陸續會有麻木、疼痛感、張口、吞嚥或說話困難、甚至流血、牙齒鬆動、鼻塞、痰或唾液中帶血、臉頰皮膚穿孔等晚期病症產生。因此只要發現口腔內出現不尋常的紅斑、白斑、或超過兩週以上不易癒合的潰瘍或不明腫塊等,便應盡早尋求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醫師確診。

診斷

除了由醫師肉眼及手觸摸口腔病變之外,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便是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切片結果可以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組織切片檢查並不會造成腫瘤的擴散或惡化。如果拒絕切片,卻因惡性病變不斷長大反而延誤診斷,則日後病患必須接受更大範圍或更具傷害性的治療,甚至失去治癒的機會,殊為可惜。
一旦切片證實為口腔癌,為能明確了解腫瘤侵犯範圍,患者尚需接受顎骨X光、頭頸部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攝影;由於部份中晚期患者將來有可能轉移到肺臟、肝臟或骨骼等部位,因此針對這類患者在治療前,醫師還會另安排胸部X光、全身骨骼核子醫學掃描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甚至全身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等以徹底評估腫瘤侵犯程度並做為決定治療方式及評估癌病預後之參考。

治療

口腔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藥物治療為主流。早期口腔癌原則上以手術切除為主,除非病患因年齡或心肺疾病導致麻醉風險高或因患者顧慮手術造成外觀或功能障礙,則可考慮單獨使用放射線治療。
針對尚未發生遠處器官轉移的中晚期患者,亦仍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若手術後的病理檢驗發現有下列高危險復發因子: (1) 原發腫瘤直徑大於4公分,(2) 癌細胞已侵犯其他鄰近組織(如下巴骨、顏面皮膚),(3) 腫瘤侵犯神經或小淋巴血管,(4)2顆以上的淋巴結轉移,(5) 任一淋巴結的外膜受到侵犯,(6) 手術切除邊緣不乾淨仍有殘存的癌細胞等情形,醫師會建議在手術後另給予輔助性的放射線治療或合併化學治療。
但若腫瘤侵犯的範圍實在太廣太深而不適合做根除手術,或病患經醫師評估手術麻醉風險高不適合手術者,則以放射合併化學治療為主。至於標靶治療、免疫療法、基因療法,或其他生物調飾製劑療法等尚未成熟,仍屬研究階段。

預後

口腔曝露於外,因此口腔癌較容易直接被發現,也有利於早期診斷,只要在早期(第一、二期)接受適當的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若是延到第三、四期才治療,則治癒的機會將降至百分之五十,甚至低於三十以下。

口腔癌的復發大都發生在治療後半年到三年內,其中有80%出現在局部或頸部,20%會發生遠處轉移。因此,口腔癌在治療後應密集追蹤複查,第一年內可每1-3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二年每2-4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三年每3-6個月一次,第四、五年以後可以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醫師除觀察及處理治療後的副作用外,會定期安排檢查以便及早偵測是否有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甚至第二原發癌病(常見於口腔其他部位、食道或肺臟等器官)的可能性。

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癌症是一種多重因素相關的疾病,其中外來的致癌物質在口腔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香、檳、酒」三大危險因素外,其他如口腔衛生不佳、長期化學或熱燙刺激飲食、歪斜的牙齒或不適合的假牙等亦都可能有關。

常有民眾誤以為檳榔子不會致癌,但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所設立的國際癌症究院(IARC)就明確地將檳榔子列為人類的第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光嚼檳榔就有致癌可能。國內也有研究指出因為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該習慣者的28倍,若嚼檳榔又吸菸,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到89倍,如果同時有「香、檳、酒」三種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更比完全沒有這些習慣的人高出123倍。由此可見,國人若遠離「香、檳、酒」三大危險因子則口腔癌威脅必大幅減少。

國民健康署分析85-89年男性口腔癌患者及非口腔癌之癌症患者並追蹤至99年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情形,發現口腔癌患者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風險是一般民眾的3.8倍,其他癌症病人(非口腔癌患者)罹患第二原發癌的風險則是一般民眾的1.6倍。這與口腔癌患者本身具有多重危險因子群聚有關。 而男性口腔癌患者續發的第二種癌症,仍以口腔癌佔最多(58.6%),其次為食道癌(7.6%)、肺癌(7%)、喉癌(6.1%)及肝癌(4.6%)等。至於非口腔癌之男性癌症病人最常發生的第2個原發癌症是大腸癌、肺癌、肝癌。以男性口腔癌病人與其他男性癌症病人相比,男性口腔癌病人之後發生續發性口腔癌、食道癌的風險各為其他男性癌症患者的13.6倍及5.6倍。因此,對於已罹患口腔癌的病人而言更應避免再接觸致癌物並定期接受相關檢查以便早期偵測是否有復發或續發第二癌之跡象。

結論

政府近年來全面推動「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大腸癌」四大癌症篩檢已見成效,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含原位癌) 2009-2011年的資料顯示經由篩檢發現的個案,以早期癌病所佔比率較高,其中經口腔粘膜篩檢發現早期口腔癌(0-1期,含癌前病變) 的陽性個案高達六成,而非經由篩檢發現的口腔癌中僅三成屬早期,這樣的結果令人鼓舞,證實口腔粘膜篩檢的重要性,只要能早期發現癌病,不僅初期口腔癌治癒率高達八成且治療的副作用較少,對外觀、說話或吞嚥等功能損害相對也輕,將來患者回歸正常生活也較不成問題。最後我們要呼籲:口腔癌最佳預防之道在於戒菸、戒檳、少酒,養成運動習慣、多吃蔬果,更不可輕忽口腔內部發出的警訊,而三十歲以上(原住民十八歲以上) 有抽菸或嚼檳習慣者,不論男女每兩年都應接受免費口腔粘膜篩檢,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獲得最佳治癒機會。

─《口腔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1.我有吃檳榔或嚼菸葉的習慣?
2.我有抽菸和喝酒的習慣?
3.我的是否有牙齒或假牙會刺激您的舌尖、臉頰或牙齦?
4.我的唇、舌頭、雙頰、牙齦是否有潰爛或白斑持續一個月?
5.我的口腔有不痛或不易癒合的潰瘍
6.我曾是口腔癌患者?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鼻咽乃一位於鼻腔最後端之小空腔,它的上方為鼻竇的一部份,稱之為蝶竇,下方為口咽部,後方則為第一頸椎,而鼻咽兩側有耳咽管的咽部開口(即連接中耳與咽部的管道),因此鼻咽腔是耳、鼻、咽喉相連的唯一通道。鼻咽腔並不大,最寬處約略3.5公分,在此處黏膜表層發生的惡性腫瘤,我們稱為鼻咽癌。鼻咽癌在歐美國家極為少見,即便是亞洲的日韓及大陸長江以北各省份,也都沒有像南方華人地區常見。中國廣東、廣西、福建、臺灣、香港及新加坡這些地區是全球最好發的地帶。台灣一年約有1500人罹患鼻咽癌,以男性居多,約為女性3倍,依衛生福利部統計,它是民國100年台灣地區男性癌症第十大殺手,是僅次口腔癌的男性第二常見的頭頸部癌。各年齡層皆有可能罹患,但以40-60歲年齡層居多,平均年齡為50歲左右。

它的發生原因仍不清楚,除了前面所說的種族、地區及性別因素外,遺傳因子也可能相關,患者一等親內的家屬得病機會遠高於一般人。而環境因子如鹽漬或煙燻的食物、燒香或抽菸等都有報告認為與鼻咽癌有關。香港的研究指出他們過去在嬰兒斷奶吃的鹹魚,其製作過程中因未掏出內臟,以致容易衍生致癌性的亞硝酸鹽化合物有關。至於EB病毒方面,雖然許多學者高度懷疑EB病毒即鼻咽癌的致病原,也發現EB病毒的產物能影響許多癌化路逕,但幾乎每個台灣人都很早就感染過,身上也可能潛伏一些EB病毒,為什麼僅少數人會得鼻咽癌?因此EB病毒與鼻咽癌之因果關係仍不十分明朗。

症狀

鼻咽癌的症狀大致可分下列六大類:

  • (1) 頸部淋巴腫大: 鼻咽處有非常豐富的淋巴循環管道,因此頸部淋巴腫塊成為最常出現的症狀之一,約有三至四成的患者是以頸部淋巴轉移為初發症狀,而在病患確診並經影像檢查判定頸部淋巴轉移的機率更高達八成以上。必須注意的是鼻咽癌的頸部淋巴轉移剛開始大都沒有痛感,因此也不易被察覺,之後即使被摸到,病患常不在意,甚至服用抗生素或中草藥都可能使之暫時縮小,造成有些病患延遲就診,等到頸部腫大非常明顯才就醫,療效大打折扣。
     
  • (2) 鼻部或口部的出血: 鼻咽癌也有頗多細小血管,所以鼻部或口部的出血是常見的臨床症狀,尤其當鼻咽癌表面發生潰瘍時,通常病患會於早晨第一口痰中帶有血絲,偶而伴有輕度鼻出血或鼻涕帶血絲,但少有以大量鼻出血的方式表現。
     
  • (3)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 鼻腔、鼻竇及鼻咽症狀則類似鼻炎或鼻竇炎的臨床表現,如鼻塞、膿鼻涕、惡臭分泌物、鼻涕倒流、鼻音過重、嗅覺減低等,主要是由於鼻咽腫瘤堵塞鼻孔、鼻腔或因腫瘤潰爛而產生。
     
  • (4) 耳部症狀: 耳部症狀則以聽力障礙、耳鳴、耳悶塞感等為主,主要是因耳咽管功能受到腫瘤壓迫或直接侵犯而產生相應症狀。
     
  • (5) 頭痛: 當鼻咽癌腫瘤往上方侵犯到鼻竇、腦膜或頭顱骨時,就會造成頭痛現象,尤其常發生於單側的頭痛。
     
  • (6) 神經症狀: 嚴重的鼻咽癌除向上直接破壞顱骨外,也可經顱骨的裂隙或孔洞鑽入腦內,進而壓迫腦神經產生症狀。例如壓迫第五對顱神經會出現臉部麻木感,第六對顱神經受侵犯則出現複視,第十二對顱神經受影響則舌頭不靈活或麻痺萎縮,影響說話或吞嚥功能。除顱神經外,脊髓神經、自主神經等也都有可能被侵犯。

由於鼻咽位於頭頸部深處,要早期發現鼻咽癌確實不容易,再加上其症狀多樣化也不具特殊性,因此大多數病人診斷時,腫瘤已是第三、四期。唯一的辦法是提高警覺,多注意自己五官功能的變化,一旦上述的症狀兩三週未消失或反覆發作就應盡早尋求耳鼻喉科醫師診查。

診斷

鼻咽癌的診斷主要靠耳鼻喉科醫師用反射鏡檢查或鼻咽內視鏡檢查合併鼻咽部切片。有時候轉移到頸部的淋巴腺已很大,但原發部位仍很小,因此初次鼻咽切片結果仍未找到腫瘤,少部份病患可能因此需要兩次以上的切片才證實有惡性腫瘤。

放射線學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對於決定腫瘤大小、侵犯範圍十分重要。其他如肺部X光檢查、肝臟超音波及骨骼核子醫學或正子電腦斷層等,除有助於治療前臨床分期的判斷外,對於療效的評估及追蹤複查也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治療

由於鼻咽癌原發位置鄰近顱底及顏面重要器官及血管,因此手術完全切除且有足夠的安全距離幾乎不可能,再加上鼻咽癌多為未分化的細胞,雖然非常容易發生頸部淋巴轉移,但對放射線治療的反應還不錯,因此放射線治療就成為鼻咽癌治療的主力。二三十年前常用的鈷六十治療機早已被淘汰,目前我們大都以直線加速器或螺旋斷層放療儀並結合用現代化強度調控或影像導引科技,精準地利用高能量X光來治療腫瘤。目前第一期鼻咽癌的治療可單獨採用放射治療,但中晚期(即第二期、第三、及未發生遠處轉移的第四期)就需要併用化學及放射治療。針對已發生遠處轉移 (常見骨、肝、肺等部位) 者,則以化學治療為優先,之後再視情況於鼻咽及頸部給予放射治療。

預後

第一期的鼻咽癌單用放射治療有九成以上的治癒率,而中晚期尚未轉移者,經放射治療合併化療後仍有高達六至八成的成功率。拜醫學進步之賜,使得鼻咽癌的五年整體存活率由過去的50-60%,大幅提升至75%左右。

過去鼻咽癌治療失敗的主要部位以鼻咽或頸部復發為主,然而現代化放射治療併用化學治療已能明顯改善鼻咽腫瘤及頸部淋巴轉移的控制率,因此遠處器官轉移反而成為治療失敗最主要的部位。而不論是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有八成於治療後三年內發生,因此,治療後的定期追蹤檢查非常重要,若為局部復發則仍可接受內視鏡手術或再次放射治療,仍有半數以上患者獲得根治的機會。

高危險因子的預防

雖然前面已說過遺傳、EB病毒感染以及環境因素等可能與鼻咽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但是目前在台灣並沒有一個實際可行的方法找出高危險的人,但若近親有鼻咽癌患者,則建議40歲後可考慮定期做耳鼻喉科檢查。當然青壯年,尤其是男性,若發生頸部淋巴腺腫大,不明原因的流鼻血、鼻塞、耳阻塞、聽力障礙或頭、頸部疼痛,都應儘快就診。現代化放射線或合併化學治療也已大幅改善治癒率並降低如口乾、腦部壞死及牙關緊閉等併發症。

《鼻咽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喜歡煙燻的食物或鹹魚?    
家族中有鼻咽癌之患者?    
無痛性頸部淋巴腫塊?    
成年人有單側中耳炎或聲音悶塞感超過兩週?    
原因不明之鼻出血、早晨第一口痰中帶血、鼻塞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謝忠志主任/新店耕莘醫院 放腫科

 

腦部是個獨特的器官,屬於中樞神經系統,功能複雜,組成的細胞種類多樣。醫學上所稱「腫瘤」,係指不正常的細胞增生,形成累贅,甚至於侵犯周圍或遠處的細胞組織,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如同其他部位的腫瘤,腦部的腫瘤亦有良性與惡性之分,各包括多種細胞類型。良性與惡性腫瘤一般以組織病理學的檢查來確定,惡性的腫瘤即所謂的癌症,癌細胞生長快速,並侵犯周圍組織。良性腦瘤雖然不會侵犯到鄰近組織,但也可能壓迫腦組織的敏感區域並造成症狀,當一個良性腫瘤位於腦部的重要功能區域,並影響到神經與其他生理功能時,即使它不含癌細胞,臨床上仍應被視為惡性的。有些腫瘤無法獲得病理診斷,必須倚賴影像檢查與臨床表徵作判斷。整體而言,腦部腫瘤無論其本質為良性與惡性,均可能造成神經功能的傷害,因此一般在臨床上均統稱為「腦瘤」。

若根據腫瘤來源的不同,可以分成:「原發性腦瘤」–原本就從腦的組織細胞長出來的,其中比較常見的是膠質細胞瘤這一類;「續發性腦瘤」– 從其他部位轉移過來,例如:肺癌或乳癌轉移至腦部,這一類「外來客」反而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腦瘤,部分病人甚至尚未被發現原發處有癌病,就因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而發現已轉移至腦部。

腦瘤的成因與預防

大部份的腦瘤都是由於基因的突變或損傷所造成的,另外有一些不正常的基因活化後,刺激分泌生長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而造成腫瘤的血管增生和腫瘤的細胞增生。基因的變異可能來自遺傳或環境因素。藉由流行病學的研究,已有某些環境因素被發現會增加腦瘤的發生率,包括:物理性因素,如游離輻射線、電磁波…;化學性因素,如含氮硫化物的染料、殺蟲劑、有機溶劑…;生物性因素,如某些病毒與腦部的淋巴癌有關。

關於腦瘤的危險因子與預防,有一個至今未有共識的問題是:長時間使用行動電話,會不會增加罹患腦瘤的風險? 就筆者所知,目前已發表的研究多屬調查與統計分析的性質。而兩件事在統計上呈現出相關性,並不一定有直接的因果關係存在,可能尚有其他的變數與交互作用必須進一步探討與釐清。手機的電磁波是屬於非游離輻射,我們對於非游離輻射長期使用對生物體造成的影響所知極有限,相較對游離輻射(例如:X-射線)的了解要少得多。後者是早已經被證實會致癌的,而且其風險機率與劑量的相關性沒有「閾值」(“門檻值”),兩者幾乎成正比關係,亦即曝露量愈多,風險越高。此模式是否適用於手機所屬的非游離輻射電磁波,仍有待討論? 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既然是一種輻射線,接觸多了,對身體總是沒好處。問題關鍵成了如何界定「接觸多了」?近年有一個研究顯示,累積使用時間達兩千小時以上者,其罹患腦瘤的風險會比較高,其差異達統計學上的意義。對此議題,在未有明確的結論與共識達成以前,謹將這數據提供給關切此問題的民眾作一個參考。

腦瘤的症狀

腦瘤的症狀視其大小及位置而定。腦瘤症狀之產生,主要因為腦受頭顱骨的限制,為一空間受限的器官,當腫瘤在頭顱內生長時,會因壓迫腦組織或浸潤腦組織而產生症狀。也可能因為腫瘤周圍水腫腫脹而造成顱內壓力昇高,導致噁心嘔吐等症狀。若腫瘤影響到腦脊髓液的流通,使得腦室的水分滯積,則造成水腦導致症狀發生。但假如腦瘤長得很慢,初期往往沒有症狀。

其常見的症狀包括:

  • 頭痛,且可能在凌晨時分會特別痛。
  • 步態不穩、協調或平衡力變差。
  • 抽慉,或視覺障礙。
  • 頭暈、噁心、嘔吐。
  • 記憶力衰退、語言障礙、或性格改變。
  • 手、腳無力或感覺神經受損。

上述這些症狀,並不具特異性,其他器官系統的病變,或是中樞神經的非腫瘤病變也可能導致這些症狀。但這些症狀,對身體猶如警訊,提示應儘速就醫,以查明病因。

治療方式

腦瘤的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及全身性藥物治療。有時必須採取數種治療方式搭配使用的「多專科團隊醫療」。

腫瘤之治療取決於許多因素,包括腫瘤之細胞型態、位置、大小、病人年紀、身體狀況。病人可與醫師討論,參與治療的決定,以下是幾個可供討論的方向:

  • 若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可選擇,各方式的優缺點?
  • 治療的預期效果與病情預後如何?
  • 治療的可能的副作用?
  • 副作用產生時如何治療?
  • 接著簡介這幾種治療方式。

外科手術:

外科手術切除是腦瘤的主要治療方式。通常外科醫師會儘量切除腦瘤,但若腫瘤與重要腦組織相連或靠近時,外科醫師只能盡其力拿掉一部份腫瘤。部份切除可減少腫瘤體積而降低腦壓,並能減少後續的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的程度。

無法切除的腫瘤,可能會進行切片採樣,以便做詳細的細胞型態分析,以助於後續治療方式之選擇。有時切片是以穿刺採樣方式進行,醫師以特殊頭架配合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確定腫瘤位置,然後在頭骨上穿出一小洞引導細針進入腫瘤,以此技術進行之切片術或治療稱之為「立體定位」。

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乃是以高能輻射線造成癌細胞損傷使其死亡之治療法。經常用於摧毀手術無法切除之腫瘤或殺死術後殘餘之癌細胞,也用於不可能接受手術治療之病人。

放射治療最常用的是以體外放射治療的設備,一天給予一次照射、每週五次,至於總劑量應給多少,則視不同病理型態、部位、年齡而異。針對某些範圍較小的特定腫瘤,可以採用單次或數次的「立體定位放射手術」,這種治療根據治療機器的型式廠牌不同,俗稱「加馬刀」、「電腦刀」等,其定位原理類似上述「立體定位」,但治療的工具是以放射線取代手術刀。

全身性藥物治療:

部分的原發惡性腦瘤,可能須要加上化學治療,如分化差的星狀細胞瘤、膠質母細胞瘤、髓母細胞瘤、生殖細胞瘤等,但效益尚待評估。另外,臨床上最常見的腦部腫瘤,反而是由其他器官或組織轉移而至腦部的續發性腦瘤,此類腦瘤的治療除了腦部之外,也常合併其他器官的腫瘤,可能必須加上全身性的藥物治療。這些全身性的治療,針對腫瘤類型,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等。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腦瘤的治療亦有長足的進步。但無論如何進步與能提供多樣化的選擇,優質的醫療必須要考慮病人的個別性。因此藉由醫病雙向的溝通互動,「量身訂製」一套最妥切的治療方式,再使用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則可得到最佳的療效。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近年來,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及飲食西方化的影響,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逐年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自民國95年起大腸直腸癌已經超越肝癌,成為年發生率第一名的癌症。民國一百年新診斷的大腸直腸癌病例數約一萬四千例,其中發生率分別佔男性癌症的第一位與女性癌症的第二位。同一年度死於大腸直腸癌的病例數則約有五千例,其死亡率分別佔男性與女性癌症死亡率的第三位。

症狀

大腸直腸癌的症狀常常和腫瘤的生長情形及位置有關,大腸直腸癌大部分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初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約有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大腸直腸癌發生在近端結腸的位置,約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發生在遠端結腸、直腸的位置。發生在遠端左側位置的大腸癌,其症狀包括直腸出血、排便習慣改變、新發生的便秘或腹瀉、大便變細小和腹痛等症狀,以上的症狀可能是因為慢性或急性大腸阻塞所導致。發生在近端右側位置的大腸癌,其症狀則以疲倦、貧血相關症狀、腹瀉、腹部腫塊等。發生在直腸位置的癌症稱之為直腸癌,其症狀包括排便急迫感、裡急後重感、排便時會帶血或粘液、排便不完全感等,其他症狀如會陰處疼痛,泌尿道方面症狀和陰道瘻管等。較晚期的大腸直腸癌,其症狀包括疲倦、厭食、體重減輕等,這些症狀可能與癌症的進展和轉移部位有關。黃疸和右上腹痛可能表示有肝臟的轉移侵犯,腹脹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有腹水或右側大腸腫塊,背部疼痛可能是癌症轉移至骨頭或腹部主動脈旁的淋巴結所導致,咳嗽和肋膜積水則可能有肺部的轉移。

篩檢及追蹤

大腸直腸癌的病人約有百分之二十的比例是和遺傳、基因的因素有關,其餘約百分之八十的比例和生活習慣、低纖維高脂肪飲食、肥胖、運動等因素相關。目前關於大腸直腸癌篩檢的指引有很多不同的建議。一般建議分別針對一般風險族群的人,如年齡大於五十歲、無大腸直腸癌或息肉病史、無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無家族病史等;增加風險族群的人,如有大腸直腸癌或息肉病史、有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如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等;高風險族群的人和大腸直腸癌的遺傳基因有關,如遺傳性非息肉症Lynch syndrome、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等,如果認為和遺傳因素有關的大腸直腸癌,也可以做基因檢測,如MMR(mismatch repair gene) 基因、APC(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 基因、MUTYH(MutY human homologue)等基因篩檢。

大腸直腸癌常見的篩檢的方式為:

  • 大便潛血反應測試( Fecal Occult Blood Test):

為大腸直腸癌篩檢廣泛使用的初步檢查方式,檢驗糞便中是否有潛血反應。一般的糞便潛血檢查,最主要為過氧化酵素活性的檢測。若食物中含有過氧化酵素活性或其他良性胃腸道出血,如痔瘡或憩室,也會產生陽性反應。相反的,在出血未超過一定上限或間斷性出血的腫瘤病變,則可能產生偽陰性反應,另外一種篩檢為免疫法大便潛血試驗,免疫法主要是利用抗體檢查糞便中人類血液中血色素, 比較具有特異性,也比較不會受到飲食及藥物的影響,目前建議的大腸直腸癌篩檢,是針對一般風險族群,即五十歲以上的人、進行約每年一次的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呈現陽性者再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或乙狀結腸鏡檢查。

  • 肛門指診(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和乙狀結腸鏡檢查(Sigmoidoscopy):

肛門指診可以檢查出肛門以上七到十公分的直腸癌(約占大腸直腸癌比例的百分之二十五),彎曲的乙狀結腸鏡檢查,可以到達肛門以上三十五至六十公分,約至結腸的脾臟彎處,可以檢查出約占百分之五十比例以上的大腸直腸癌病例,一般風險族群的人,約五年檢查一次。

  • 鋇劑灌腸攝影(Barium Enema):

鋇劑灌腸攝影是常用於評估大腸問題的檢查之一。但一般灌腸檢查可能忽略多數的腺性息肉和約一半的癌症病人,雙對比鋇劑照影,可探測出大於二公分的病變,但對於更小的病變則可能會漏掉。

  • 大腸鏡檢查(Colonoscopy):

  大腸鏡是大腸直腸癌篩檢及追蹤最主要的工具,可以直接觀察大腸黏膜的情形,若發現有大腸息肉可以同時切除、或切片檢查,並確認其他結腸處有無同時發生之腫瘤病變,應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大腸直腸癌的死亡率。基本上,纖維大腸鏡對於小病灶的偵測較雙對比鋇劑攝影為佳。一般風險族群的人從50歲開始,每10年做大腸鏡篩檢一次,增加或高危險群的人,視情狀之不同,會提早篩檢或更頻繁篩檢,纖維大腸鏡的檢查也有一定比例的副作用,例如:會造成腸穿孔和出血等,腸穿孔的發生率約百分之零點一至二,診斷用之大腸鏡檢查,出血發生率約為百分之零點零一,息肉切除的出血和息肉大小與位置有關,發生率約為百分之二至十不等。

診斷

為了能清楚了解大腸直腸癌的病理型態、侵犯的範圍、如何治療、追蹤,疾病的預後為何等狀況,需要完整的診斷包括病理報告及影像學檢查來確診,常見的檢查如下:

  1. 病理組織切片檢查(Pathology):使用內視鏡或手術切除,對可疑的腫瘤檢體作病理組織切片和細胞型態的檢查,判斷是否為惡性細胞、癌細胞侵犯程度、癌細胞分化程度、是否有神經及淋巴血管侵犯等,用來確定診斷和作為復發高危險群與否的參考。
  2. 腫瘤胚胎抗原(CEA):腫瘤胚胎抗原是從大腸直腸癌細胞分泌出來的蛋白,可以藉由偵測病人血中腫瘤胚胎抗原的血中濃度,用來追蹤病人是否復發、治療效果等參考。
  3. 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掃描(CT):藉由胸、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掃描檢查,可以整體評估腫瘤的所在位置,癌細胞侵犯鄰近組織與器官的情形,以及遠端轉移如肝、肺臟等部位之轉移、可以作為手術前期別診斷,治療方向或後續追蹤有無復發之參考。
  4. 核磁共振掃描(MRI):與電腦斷層掃描同為影像學之檢查,主要用於檢查直腸癌侵犯程度,以作為不同期別治療、追蹤之參考。
  5. 胸部X光檢查、胸部電腦斷層掃描:胸部X光片及胸部電腦斷層檢查可以篩檢肺部有無轉移病灶,以作為治療、追蹤之參考。
  6. 全身正子攝影(PET):利用腫瘤組織對放射性氟化去氧葡萄糖藥物的高吸收與代謝顯影,來顯示癌細胞全身轉移之影像,可以結合電腦斷層,達到準確癌細胞定位的功能,可以用來確定癌症位置、期別、追蹤有無復發等。

治療

大腸直腸癌依據癌症期別、腫瘤位置、身體臨床狀況的不同,治療方法也有所不同。大腸直腸癌第一期是癌細胞已侵犯到黏膜下層或侵犯到肌肉層,但未散佈穿透肌肉層。第二期是癌症已經穿透肌肉層至漿膜層,或大腸及直腸周圍組織大腸或直腸壁,侵入附近組織,但未擴散至附近淋巴結。第三期是癌細胞擴散至附近的淋巴結,但沒有波及身體其他組織。第四期是癌細胞已經轉移到遠端的器官,如遠端淋巴結、肝臟、肺、腹膜或卵巢等。罹患大腸直腸癌約有百分之七十五比例的病人以局部腫瘤為主,屬於大腸直腸癌第一至第三期病人,約百分之二十五比例的病人為遠端轉移的病人,屬於大腸直腸癌第四期的病人。大腸直腸癌治療方法依期別、轉移部位、大腸或直腸位置之不同而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如下所述:

大腸癌依據不同期別及轉移部位可否切除,治療方式如下:

  • 第一期病人:為早期局部的大腸癌病人,在醫師評估過身體狀態及心肺功能等情況許可的情況下,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
     
  • 第二期一般危險群病人:病人手術後再依其病理報告和臨床狀況,評估為一般危險群的病人,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術後視情況給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建議可以檢測MMR(mismatch repair gene)相關基因的表現是否有缺失,如果有MMR相關基因缺失的表現,則不須要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其他情形則視病人的臨床情況、有無其他復發風險指標等,決定給予或不給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

輔助性化學藥物建議:

  • 使用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的藥物,如靜脈注射的5-FU(氟尿嘧啶)、口服Capecitabine(截瘤達)等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 第二期復發高危險群及第三期病人:病人手術後依其病理報告、基因檢測、臨床狀況等,評估為復發的高危險群病人或為第三期有淋巴腺轉移的病人,則建議病人接受手術後約六個月的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減少癌症復發的機率。
     
  • 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第四期病人: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晚期遠端轉移的病患,經評估不適合手術切除,則以化學及標靶藥物治療為主,建議可以檢測腫瘤基因,如Ras、B-Raf等基因是否有突變,可以作為病人藥物使用及預後的參考,如果有Ras基因突變則表示不適合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如果有B-Raf基因突變則表示病人的預後較差。

化學標靶藥物治療:

第一線的化學標靶合併藥物:

  • 使用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 EGFR inhibitor)的標靶藥物合併化學藥物,此類藥物只使用於腫瘤基因檢測為 Ras基因沒有突變的病人。目前使用處方如Panitumumab (Vectibix維必施)、Cetuximab(Erbitux爾必得舒)合併5-FU(氟尿嘧啶)/Irinotecan(伊立替康)等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 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劑(vascular endothelium growth factor inhibitor, VEGF inhibitor)的標靶藥物合併化學藥物,此類藥物不適合孕婦或哺乳中的人使用,也會影響傷口癒合、對於大於65歲的老年人可能會增加血管疾病,應多加小心注意。目前使用處方如Bevacizumab (Avastin癌思停)合併5-FU(氟尿嘧啶)/Oxaliplatin (奧沙利鉑)、Capecitabine(截瘤達)/Oxaliplatin (奧沙利鉑)、5-FU(氟尿嘧啶)/Irinotecan(伊立替康)等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第二線的化學標靶藥物:

  • 使用第一線沒有使用過的化學標靶藥物,或繼續使用Bevacizumab (Avastin癌思停)或改用其他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如Aflibercept(Zaltrap柔癌捕)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第三線的化學標靶藥物:

  • 使用第一、二線沒有使用過的化學標靶藥物,或使用口服Regorafenib(Stivarga癌瑞格)標靶藥物處方治療為主。
  • 可以手術切除的、轉移部位單純局限於肝或肺臟的第四期病人:可以經由多專科團隊評估手術切除局部、遠端轉移部位,合併化學標靶治療的可行性及副作用,如果經評估後病人可以接受手術合併化學及標靶等藥物治療,能有效控制腫瘤、可以大幅提升病人的五年存活率。

直腸癌根據依據臨床不同期別,治療方式如下:

  • 臨床期別第一期病人:早期直腸癌的病人,在醫師評估過身體狀態及心肺功能等情況許可的情況下,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病人手術後再依直腸癌病理期別給予治療,若手術後病理期別為第一期的病人,建議密切追蹤;若手術後病理期別為第二期或第三期淋巴腺轉移的直腸癌病人,則建議病人接受同步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合併約四至六個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 臨床期別第二期及第三期病人:目前在局部侵犯之直腸癌病人,在身體狀態許可的情況下,建議接受手術前同步放射線與化學藥物治療為主的治療方式,於放射線與化學藥物治療結束後二個月內,進行手術切除,手術後建議病人接受術後約四至六個月的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如果病人接受以手術切除為主要的治療方式,若手術後病理期別為第二期或第三期淋巴腺轉移的直腸癌病人,則建議病人接受同步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合併約四至六個月輔助性化學藥物治療為主。
     
  • 無法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或第四期病人:無法接受手術治療或晚期遠端轉移的病患,經評估為不適合手術切除,和大腸癌的治療相同,以藥物如化學及標靶藥物治療為主。
     
  • 可以手術切除的、轉移部位單純局限於肝或肺臟的第四期病人:和大腸癌的治療相同,經由多專科團隊評估。

藥物適應症、副作用及處置:

使用化學藥物及標靶藥物,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除了一般常見化學藥物的副作用如噁心、嘔吐、疲倦、口腔發炎、腹瀉、掉頭髮、味覺改變、食慾降低、白血球低下、貧血、血小板減少、皮膚變化、肌肉酸痛、頭痛等,也會有一些和藥物相關比較特殊的副作用,如果副作用太大,會視嚴重程度給予處置。一般會減少藥物的劑量或停用藥物,並給予減緩症狀的藥物或支持性療法,來減少藥物產生的副作用。大腸直腸癌治療藥物分別介紹如下:

  1. Fluorouracil(5-FU氟尿嘧啶):一種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藥物。健保給付,是靜脈注射的5-FU,主要的副作用為口腔黏膜炎、腹瀉、骨髓抑制、嘔吐等,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結膜炎、可逆性嗜睡、混亂、小腦運動失調症等,如果副作用太大,會停用藥物,並給支持性療法,極少部分的病人,因為有代謝Fluorouracil的基因缺失,如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 (DPD)缺失,無法代謝Fluorouracil,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2. Capecitabine(Xeloda截瘤達):口服的藥物,一種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藥物,可以取代靜脈注射的5-FU,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和原發癌症手術切除後,第三期大腸癌的輔助性藥物治療。主要特殊的副作用是手足症候群,其特徵包括麻木、感覺不良、感覺異常、刺痛、腫脹或紅斑、脫屑、水泡或嚴重的疼痛等,部分病人可以使用含Petroleum-lanolin的藥膏,或口服Vitamin B6(Pyridoxine)藥物來緩和症狀。其他常見的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腹瀉、高膽色素血症、下肢水腫、心絞痛、肌肉痛、疲倦等。
     
  3. Uracil-Tegafur(Ufur友復):是口服的藥物,一種fluoropyrimidine(氟嘧啶氨基硝酸鹽)類藥物,可以取代靜脈注射的5-FU,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原發癌症手術切除後,第二、三期大腸直腸癌的輔助性藥物治療,使用期限以2年為限。
     
  4. Oxaliplatin(奧沙利鉑):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原發癌症手術切除後,第三期大腸癌的輔助性療法。主要的副作用是因藥物導致的週邊感覺神經的病變而產生的末稍感覺異常,低溫時會誘發或使症狀惡化,停止療程後,症狀通常會持續惡化一段時間,感覺異常持續存在或產生功能不良通常和藥物的累積劑量有關係,因此連續療程應避免超過12個周期以上。如果病人使用超過一種會產生神經病變的化學藥物、有糖尿病神經病變、酗酒、營養狀況不好、有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疾病等,比較容易產生神經病變的嚴重副作用,建議停用藥物,並給支持性療法。慢性感覺神經的病變,部分病人可以給予如Duloxetine、Pregabalin、Gabapentin、嗎啡類(Morphine、Tramadol)等藥物或含Lidocaine的軟膏來緩解症狀。
     
  5. Irinotecan(伊立替康):健保給付於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主要副作用為急性膽鹼性症候群,如盜汗、腹部痙攣、早期腹瀉、流淚、瞳孔縮小及唾液增加等,可給予皮下或靜脈注射硫酸阿托品(Atropine)來預防。延遲性腹瀉及白血球減少症,則是發生在約24小時之後,發生腹瀉時,病人應當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嚴重時應服用止瀉藥如Loperamide(Imodium)來緩解症狀。除此之外因為腹瀉病人常會有併發嚴重嗜中性白血球低下的危險性。如果腹瀉情形嚴重 或合併嘔吐或發燒,建議病人住院接受靜脈注射和抗生素治療。臨床上部分病人有如吉伯特氏症候群(Gilbert’s syndrome)、代謝Irinotecan有關的UGT1A1基因產生突變、治療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的藥物抑制UGT1A1等,都會影響Irinotecan的代謝,會使病人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6. Cetuximab (Erbitux爾必得舒) : 健保給付於治療第一線具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現型(EGFR)、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或第二線以上於化學治療失敗後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主要的副作用為皮膚症狀,如丘疹膿皰樣病灶、皮膚乾燥、甲溝炎等,除此之外副作用還有間質性肺病、靜脈輸注相關反應(支氣管痙攣、喘鳴、聲音嘶啞、蕁麻疹、和低血壓)、電解質失衡、腹瀉、噁心等。皮膚症狀視嚴重程度,可以給予局部藥物治療如抗生素藥膏(含Tetracycline、Clindamycin製劑等)、類固醇軟膏,嚴重的可以給予口服抗生素(Doxycycline、Minocycline 藥物)或類固醇藥物治療等,避免使用含Retinoids(A酸)、Benzoyl Peroxide(過氧化苯)等藥膏。建議可以使用溫和的洗面乳、洗髮精,避免使用含皂鹼的清潔產品等皮膚保養,依皮膚副作用不同程度,也可給予含維他命K1的乳液保養,其他副作用如電解質失衡如鉀、鎂或鈣離子的濃度低下,可以根據情形給予離子補充。
     
  7. Panitumumab(Vectibix維必施):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第三線以上使用Fluorouracil、Oxaliplatin 、Irinotecan等化學藥物治療失敗後Kras基因沒有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但健保目前沒有給付。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第一線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治療,是一種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副作用和Cetuximab類似。
     
  8. Bevacizumab (Avastin癌思停):健保給付於第一線合併化學藥物使用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為抑制血管新生的藥物,主要副作用為出血如腦、鼻、咳血、血痰、 胃腸道出血等、傷口癒合不良、蛋白尿、胃腸道穿孔、高血壓、鬱血性心臟衰竭、栓塞血栓症等。抑制血管新生的藥物會影響胎兒發育,一般不適合孕婦或哺乳中的病人使用,對於大於65歲的老年人可能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建議近期6個月內有心肌梗塞、中風等病史的病人不要使用。為避免範圍較大的手術,術後傷口癒合不良,建議手術前停用此藥約6周,手術後約6至8周才開始使用此類藥物。其他副作用如高血壓可以根據血壓情形給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有持續,出血胃腸道穿孔等副作用,建議停用藥物,並給支持性療法。
     
  9. Aflibercept (Zaltrap柔癌捕): 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Oxaliplatin化學治療失敗後和5-FU(氟尿嘧啶)/Irinotecan(伊立替康)合併使用於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健保目前沒有給付,是一種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標靶藥物,副作用和Bevacizumab類似。
  10. Regorafenib (Stivarga 癌瑞格):口服的標靶藥物,健保目前沒有給付,是一種多激酶的抑制劑,食品藥物管理局核准使用於使用過5-FU(氟尿嘧啶)、Oxaliplatin (奧沙利鉑)、Irinotecan(伊立替康)及表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的標靶藥物(Panitumumab、Cetuximab)或血管新生抑制劑的標靶藥物(Bevacizumab、Aflibercept)等藥物無效後,第三線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常見副作用為:手足症候群、高血壓、腹瀉、肝臟毒性、虛弱、疲勞、黏膜炎、聲音嘶啞等。若手足症候群嚴重時,可以使用一些皮膚保養的藥物軟膏,以減緩症狀或作止痛及其他症狀治療;若有高血壓時可以根據血壓情形給予抗高血壓藥物治療。

放射治療副作用及處置

  直腸癌病人接受同步放射線及化學藥物治療時,會接受約每天一次,每周五次總共約五周的放射治療,常見的副作用是腹痛、腹瀉等腸胃道症狀,通常在放射治療後二至三週開始出現,副作用嚴重的程度常因人而異。如果腹瀉嚴重時,可以使用一些止瀉藥物來改善症狀,同時應注意體重的維持及水分電解質的補充。除此之外,放射治療部位會有皮膚乾燥、發癢、紅腫、疼痛等不適症狀。除了急性的副作用外,於放射治療結束後,有些病人會產生慢性的副作用,如慢性直腸黏膜炎、慢性膀胱炎等,會有血便、血尿、頻尿、疼痛等症狀,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給予減緩症狀的藥物或支持性療法。

預後

一般而言,第一期大腸直腸癌經切除後,五年存活率可達百分九十以上。若病灶深度已超過固有肌層,則依據手術標本淋巴腺轉移之無與有分別為大腸直腸癌第二期與第三期大腸直腸癌,第二期大腸直腸癌的五年存活率約為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第三期則約為百分之三十至四十。大腸直腸癌第四期是有遠端轉移的病人,五年存活率則低於百分之五。

大腸直腸癌治療前後追蹤建議及時間表

     大腸直腸癌病人經治療後,須定期門診追蹤,根據身體狀況之不同,癌症期別之不同,復發風險之不同,視情況安排不同頻率的檢查,癌症期別越高、復發風險越高,則越頻繁。醫師也會根據臨床情形而安排不同程度的檢查,原則上建議的時間,如下表所述:

時間
項目
大腸直腸癌治療前 大腸直腸癌
治療後兩年內
大腸直腸癌治療後兩年至五年 大腸直腸癌治療後五年

理學檢查及肛門指診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血球及生化血液檢查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腫瘤胚胎抗原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胸部X光檢查

確診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約每年一次

腹部超音波

確診
視情況而定
約每三個月一次 約每六個月一次 視情況而定

腹部及骨盆腔的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掃描

確診 約每六個月至一年一次 約每六個月
至一年一次
視情況而定

乙狀結腸鏡檢查

確診
視情況而定
約每三個月至一年一次 每六個月
至一年一次
視情況而定

大腸鏡檢查/鋇劑灌腸攝影

確診 約每年一次 約每一至二年
一次
約每三年一次

骨骼掃描/全身正子攝影/胸部電腦斷層掃描

確診
視情況而定
視情況而定

高危險群病人及大腸鏡篩檢原則建議

大腸直腸癌形成的模式,從正常黏膜經腺瘤階段而進行至癌症,是由一連串基因的改變累積而成。經由篩檢無症狀之高危險群病人可以發現較早期的病灶(如腺性息肉或早期大腸直腸癌),利用纖維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切除治療,應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

應接受篩檢的增加或高危險群病人如下:

  1. 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病人
  2. 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之家族成員(為一種顯性遺傳疾病,病人結腸會有上百上千的腺瘤息肉,四十五歲時百分之九十的病人會發生大腸直腸癌)。
  3. 遺傳性非息肉症大腸直腸癌之家族成員(指的是家族中連續二代中有三個近親有大腸直腸癌,且其中二人須為第三者的一等親(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姊妹),同時至少一人的年紀必須小於五十歲。
  4. 大腸直腸癌家族史之家族成員,罹患大腸直腸癌比率也比一般大眾高。
  5. 有大腸直腸腺瘤或腺癌之過去病史之病人(終其一生出現新的大腸腺瘤的機率也會超過百分之五十,而出現第二個大腸直腸癌的機率也較高)。複雜的飲食因素和身體的體能活動,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是較高的蔬菜水果攝取量及較高的體能活動量已被證實可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藉由飲食習慣及生活方式的改變,應可提供降低此疾病發生率和死亡率。

民眾可以利用自我檢查表得知,自己是否為大腸直腸癌增加或高危險群病人:

《大腸直腸癌增加或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患有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的患者?    
曾患有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的患者?    
家族中有罹患大腸癌的患者?    
曾做過息肉切除,病理報告顯示為「腺瘤」者?    
罹患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    
飲食習慣中,不喜歡大量攝取蔬菜水果
(或喜歡食用脂肪、蛋白質類的食物)?
   
曾是大腸直腸癌患者?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增加或高危險群。

大腸鏡篩檢原則建議如下:

  1. 目前並不建議對於因出血而接受腸鏡檢查之病人,規則性接受腸鏡。
  2.  一般風險族群的人從50歲開始,約每10年檢查一次。
  3. 有家族罹患大腸癌病史者,如有1位一等親家族在50歲以上的病史,則提前至40歲開始,約每5年檢查一次。有2位一等親家族史,或1位年輕一等親小於60歲病史,則提前至40歲、或從該家人發病年齡往前回推10年開始,約每3至5年檢查一次。
  4. 曾做過息肉切除,病理報告顯示為「腺瘤」者於腺瘤切除後,術後追蹤,腺瘤為1至2顆,小於1cm者等 ,約每5年接受檢查一次,無異狀之後再延長至10年檢查一次;腺瘤為3至10顆、或具有絨毛狀特徵、超過1公分、具高度異化的者等,約每3年接受檢查,無異狀一次之後再延長至5年檢查一次;腺瘤數目超過10顆,應考慮有遺傳基因疾病,或應於3年內再接受腸鏡;大於2公分的扁平狀息肉,若是不完全或逐步切除,應於2至6個月內再接受一次腸鏡。
  5. 大腸癌手術切除後,約每1年接受檢查一次。若未發現息肉,可延長至3年檢查一次,無異狀之後再延長至5年檢查一次。
  6. 有慢性發炎性腸道病史,全大腸性發炎發病後約8至10年或左側大腸發炎發病後約12年者,應每1至2年做檢查一次。
  7. 50歲前被診斷子宮內膜或卵巢癌者,應每5年接受檢查一次
  8. 有遺傳基因疾病如遺傳性非息肉症,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等,建議20至25歲起,或該家人發病年齡往前回推2至5年開始,應每1至2年接受檢查一次。

癌症預防的運動和飲食建議

除了大腸直癌篩檢會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外、其他如運動、使用Aspirin(阿斯匹靈)、使用一些抗發炎藥物、血中有較高濃度的維他命D、鈣離子、停經後婦女使用荷爾蒙治療等,都有文獻報告會減低大腸直癌的發生,癌症的飲食及運動預防,因人之不同也有不同,根據美國癌症學會之癌症預防的運動和飲食建議建議如下:

  1. 終身維持健康的體重,避免過胖,正常規律運動,避免高熱量食物及飲料
  2. 成年人每周至少維持有150分鐘中等程度強度之運動,或75分鐘程高強度之運動
  3. 青少年約每天約有60分鐘中等程度強度或高強度之運動
  4. 減少坐、躺或看電視及螢幕等活動
  5. 減少紅肉或加工過的肉類食物
  6. 限制飲酒,不要抽菸
  7. 多吃蔬菜水果,盡量食用全穀物食品如包括全麥穀物,取代精製穀物如蛋糕或甜點鬆餅(轉錄自-台灣癌症基金會)
文章標籤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