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泛指上下唇、頰黏膜、上下齒(牙)齦、臼齒後三角區、口腔底部、硬顎、舌前三分之二等部位。口腔癌絕大部分是由於上述這些部位的黏膜表皮細胞惡化後形成的惡性腫瘤,少部分則是由小唾液腺體惡化而所形成的腺癌。臺灣地區的口腔癌則以頰黏膜癌和舌癌佔大多數且其發生常和「香、檳、酒」(即抽香菸、嚼檳榔及喝酒)息息相關,約九成口腔癌患者都有嚼食檳榔的習慣,而男性罹患率更是女性的10倍以上,相差非常懸殊。口腔癌從民國80年起首次進入國人十大癌症死因排行中,且在民國84年首度超越鼻咽癌成為國人最常見之頭頸部癌病。根據國健署民國102年的統計,口腔癌排名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五位,它也是我國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容易發生的癌症,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了10年以上。因此,口腔癌不僅嚴重威脅癌友健康,更可能造成到許多家庭或產業有形或無形的損失。

症狀

口腔癌的發生大都歷經一段很長時間的醞釀刺激,起初只是細胞的慢性發炎,時間久了細胞會變性產生纖維化及粘膜表層形成白斑或紅斑,最後才演變成癌症。「白斑」或「紅斑」乃「癌前期病變」,有白斑的人日後約有2~3%的機率可能會轉變成口腔癌,而紅斑症更有高達65%的癌變機會。口腔癌的症狀主要為口腔內出現紅色或白色斑塊、潰瘍、硬塊、或伴有頸部淋巴腫大,由於症狀初期不一定有疼痛或出血的情形,反而易使人輕忽,造成延遲就醫。隨著腫瘤變大並侵犯到深部肌肉、血管、神經、顎面骨、鼻竇、鼻腔時,則陸續會有麻木、疼痛感、張口、吞嚥或說話困難、甚至流血、牙齒鬆動、鼻塞、痰或唾液中帶血、臉頰皮膚穿孔等晚期病症產生。因此只要發現口腔內出現不尋常的紅斑、白斑、或超過兩週以上不易癒合的潰瘍或不明腫塊等,便應盡早尋求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醫師確診。

診斷

除了由醫師肉眼及手觸摸口腔病變之外,最重要的診斷方法便是病理組織切片檢查。切片結果可以區分良性或惡性病變。組織切片檢查並不會造成腫瘤的擴散或惡化。如果拒絕切片,卻因惡性病變不斷長大反而延誤診斷,則日後病患必須接受更大範圍或更具傷害性的治療,甚至失去治癒的機會,殊為可惜。
一旦切片證實為口腔癌,為能明確了解腫瘤侵犯範圍,患者尚需接受顎骨X光、頭頸部電腦斷層掃描或磁振攝影;由於部份中晚期患者將來有可能轉移到肺臟、肝臟或骨骼等部位,因此針對這類患者在治療前,醫師還會另安排胸部X光、全身骨骼核子醫學掃描及腹部超音波檢查,甚至全身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等以徹底評估腫瘤侵犯程度並做為決定治療方式及評估癌病預後之參考。

治療

口腔癌的治療以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及化學藥物治療為主流。早期口腔癌原則上以手術切除為主,除非病患因年齡或心肺疾病導致麻醉風險高或因患者顧慮手術造成外觀或功能障礙,則可考慮單獨使用放射線治療。
針對尚未發生遠處器官轉移的中晚期患者,亦仍以手術為主要治療方式,若手術後的病理檢驗發現有下列高危險復發因子: (1) 原發腫瘤直徑大於4公分,(2) 癌細胞已侵犯其他鄰近組織(如下巴骨、顏面皮膚),(3) 腫瘤侵犯神經或小淋巴血管,(4)2顆以上的淋巴結轉移,(5) 任一淋巴結的外膜受到侵犯,(6) 手術切除邊緣不乾淨仍有殘存的癌細胞等情形,醫師會建議在手術後另給予輔助性的放射線治療或合併化學治療。
但若腫瘤侵犯的範圍實在太廣太深而不適合做根除手術,或病患經醫師評估手術麻醉風險高不適合手術者,則以放射合併化學治療為主。至於標靶治療、免疫療法、基因療法,或其他生物調飾製劑療法等尚未成熟,仍屬研究階段。

預後

口腔曝露於外,因此口腔癌較容易直接被發現,也有利於早期診斷,只要在早期(第一、二期)接受適當的治療,5年的存活率可達百分之七、八十以上,若是延到第三、四期才治療,則治癒的機會將降至百分之五十,甚至低於三十以下。

口腔癌的復發大都發生在治療後半年到三年內,其中有80%出現在局部或頸部,20%會發生遠處轉移。因此,口腔癌在治療後應密集追蹤複查,第一年內可每1-3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二年每2-4個月追蹤檢查一次,第三年每3-6個月一次,第四、五年以後可以每半年追蹤檢查一次。醫師除觀察及處理治療後的副作用外,會定期安排檢查以便及早偵測是否有局部復發、遠處轉移,甚至第二原發癌病(常見於口腔其他部位、食道或肺臟等器官)的可能性。

高危險因子及預防

癌症是一種多重因素相關的疾病,其中外來的致癌物質在口腔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除「香、檳、酒」三大危險因素外,其他如口腔衛生不佳、長期化學或熱燙刺激飲食、歪斜的牙齒或不適合的假牙等亦都可能有關。

常有民眾誤以為檳榔子不會致癌,但2004年世界衛生組織所設立的國際癌症究院(IARC)就明確地將檳榔子列為人類的第一類致癌物,也就是說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光嚼檳榔就有致癌可能。國內也有研究指出因為嚼檳榔,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該習慣者的28倍,若嚼檳榔又吸菸,罹患口腔癌的機率則提高到89倍,如果同時有「香、檳、酒」三種習慣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更比完全沒有這些習慣的人高出123倍。由此可見,國人若遠離「香、檳、酒」三大危險因子則口腔癌威脅必大幅減少。

國民健康署分析85-89年男性口腔癌患者及非口腔癌之癌症患者並追蹤至99年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情形,發現口腔癌患者發生第2個原發癌症之風險是一般民眾的3.8倍,其他癌症病人(非口腔癌患者)罹患第二原發癌的風險則是一般民眾的1.6倍。這與口腔癌患者本身具有多重危險因子群聚有關。 而男性口腔癌患者續發的第二種癌症,仍以口腔癌佔最多(58.6%),其次為食道癌(7.6%)、肺癌(7%)、喉癌(6.1%)及肝癌(4.6%)等。至於非口腔癌之男性癌症病人最常發生的第2個原發癌症是大腸癌、肺癌、肝癌。以男性口腔癌病人與其他男性癌症病人相比,男性口腔癌病人之後發生續發性口腔癌、食道癌的風險各為其他男性癌症患者的13.6倍及5.6倍。因此,對於已罹患口腔癌的病人而言更應避免再接觸致癌物並定期接受相關檢查以便早期偵測是否有復發或續發第二癌之跡象。

結論

政府近年來全面推動「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大腸癌」四大癌症篩檢已見成效,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庫(含原位癌) 2009-2011年的資料顯示經由篩檢發現的個案,以早期癌病所佔比率較高,其中經口腔粘膜篩檢發現早期口腔癌(0-1期,含癌前病變) 的陽性個案高達六成,而非經由篩檢發現的口腔癌中僅三成屬早期,這樣的結果令人鼓舞,證實口腔粘膜篩檢的重要性,只要能早期發現癌病,不僅初期口腔癌治癒率高達八成且治療的副作用較少,對外觀、說話或吞嚥等功能損害相對也輕,將來患者回歸正常生活也較不成問題。最後我們要呼籲:口腔癌最佳預防之道在於戒菸、戒檳、少酒,養成運動習慣、多吃蔬果,更不可輕忽口腔內部發出的警訊,而三十歲以上(原住民十八歲以上) 有抽菸或嚼檳習慣者,不論男女每兩年都應接受免費口腔粘膜篩檢,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獲得最佳治癒機會。

─《口腔癌高危險群自我檢查表》─
1.我有吃檳榔或嚼菸葉的習慣?
2.我有抽菸和喝酒的習慣?
3.我的是否有牙齒或假牙會刺激您的舌尖、臉頰或牙齦?
4.我的唇、舌頭、雙頰、牙齦是否有潰爛或白斑持續一個月?
5.我的口腔有不痛或不易癒合的潰瘍
6.我曾是口腔癌患者?

※上列問題若有任何回答為『是』者,即代表您是高危險群。

arrow
arrow

    likeart1107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